把災後重建作為改革創新的契機
    2008-06-06    北京 蔡永飛    來源:經濟參考報
  隨著抗震救災工作的進展,安置受災群眾、恢復生産、災後重建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以筆者之見,此次四川等地災區的重建,不僅僅是受災地區加快改革、建設的一個契機,也應當成為全中國推進改革、加快發展的一個機遇,應當把災區作為改革、建設的一個新的試驗區,使災區重建對四川省、對西部地區、對全中國的發展産生積極的深遠的影響。
  在地震廢墟上重建新城市、新農村,不僅僅重建硬體設施,更應當創新體制機制。比如説既然行政區劃已經被地震所打亂,那麼不如借此機會重新設置行政區劃;城鄉關係、土地制度也都可以創新。以災後重建來推進改革,不應當局限于災區。以災區為試點,在全國范圍內推進多方面的改革。
  比如説,5月21日,溫家寶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在全國開展支援災區全民節約活動,各級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要減少公車使用支出、嚴格控制公車購置,可以説,抗震救災為公車制度改革提供了一個良機。這樣的良機可以推廣到其他一些領域,不應當錯過。
  災後重建更重要的應當是體制建設。此次地震災害暴露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受災最嚴重的不是城市,而是縣以下農村區域。成都市、綿陽市、德陽市被重災區包圍了,但城市本身並沒有太多損毀。受災最嚴重的北川、什邡、綿竹、汶川、都江堰等等都是縣或者縣級市。
  地震災害的結果鮮明地顯示了城鄉公共服務水準的差別。因此,災後重建除了要為災民建設起新的家園,還需要建設起城鄉和區域均等化的公共服務體係,建立起陽光普照的公共財政體制,從而讓所有地方都能夠享受到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務。抗震救災更重要的是以抗震救災為契機,改革原有不合理的城鄉二元體制,建立起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的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
  根據唐山經驗,災區重建可以先用半年時間建成簡易居住區,讓災民先能夠過冬、過年,然後花3年到5年,建設若幹新的城市和若幹新的農村人口聚居區。在四川省,可以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統籌考慮國土資源、人口分布、産業結構等方面因素,重新從川西區域、四川全省乃至全國的高度來作出戰略性的規劃。永久性的新城市、新農村人口聚居區的建設,應當高起點、高標準設計,選址、建設標準等等需要在對地震災區地質條件進行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科學論證。考慮到國家已經明確21個省市對災區進行對口支援,應當讓對口支援的省市也參與規劃,特別是在新城市的産業布局和建設方面,應當給予它們應有的發言權。災區人民對自己新家園的建設也應當擁有發言權,應當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在災後重建工作中的決策作用。
  災後重建的著力點應當是縣城和縣級政權。縣以下地方是此次大地震破壞最嚴重的,重建縣城,是災區重建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關鍵步驟。建議把縣城建設和縣級政權的建設作為災後重建規劃的戰略重點來考慮。此次國家讓21個省對口支援受災縣,不妨以基本實現城鎮化來規劃新建21個新縣城,部分農村區域根據需要保留一些農民聚居區作為“新農村”,也應當以城市抗震標準來加以設計和規劃。
  必須強調的是,災後重建必須把災區教育事業的恢復發展擺在最突出的位置上。應當借助一些省市對口支援災後重建的機會,把對災區學校的支援特別是優質師資力量的支援,看做是首要的和不可或缺的支援,努力把四川災區的教育水準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上。
  相關稿件
災後重建:拉動相關行業需求 2008-06-06
災後重建投入將超5000億元 2008-06-05
災後重建需要實行差別化政策 2008-06-05
受災後重建影響 聚乙烯期貨市場量價大漲 2008-06-05
中行與川高、川航簽百億元災後重建協議 2008-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