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8-05-16 作者:徐曙光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近日,一位赴美訪問學者歸來和筆者説起這樣一件事,一些美國人做生意時為顧客着想的態度着實令人驚訝。 他在蒙大拿州一個小城波茲曼的一家文具店看中了一架打印機,當他正準備付錢買下來帶回中國時,那位售貨的小夥計馬上對他説,“我建議你不要買,因為這些都是中國生産的,你回國後買肯定比這裡便宜。”説着夥計還特地把那架打印機翻了個身,讓他看産地標籤。他確實感到很驚訝,售貨的小夥計為什麼那麼為他着想?做成這樣一筆生意,對他和公司不是更好嗎? “人們總是説,商人都是惟利是圖的,那麼,這些人圖的又是什麼呢?”這位訪問學者陷入深思。究其原因,在於美國人的經商行為中並不具備特別強烈的功利成分。貪財的“黑心”老闆當然也有,不過美國有強大的輿論力量和完備的法律體系,能讓壞人不敢做壞事。 相比之下,我們身邊大多的生意人卻很難做到這一點,他們考慮最多的就是如何把顧客口袋裏的錢掏出來,至於主動送上門來的生意,那更是求之不得了。哪有到手的錢不賺的,豈不成了“白癡”?而更有一些生意人為了多賺錢,還會挖空心思、變着花樣來宰客,使顧客望而生畏。比起美國那家商店,我們缺的也許就是別人那種顧客至上的誠意,對美國商人來説,儘管是一時少賺了錢,但卻贏得了顧客的心。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出,他們已經不是單純地為了賺錢而賺錢,他們把經商上升到一種新的境界,真正把生意這本經念活了。 試想,有這樣設身處地為消費者着想的商家,顧客沒有理由不把它銘記在心。比起那些急功近利,鑽進錢眼裏的生意人,比起那些只顧自己多賺錢不把消費者當回事的商家,美國商人更深諳做生意的精髓。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