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寓言]乘需而入得市場
    2008-01-18    作者:徐曙光    來源:經濟參考報
  20世紀40年代,美國加州有一家規模不大的自行車廠,由於二次大戰的原因,生意一片蕭條。工廠主傑克威爾看到,戰時百業凋敝,惟有軍火是個熱門,而自己又與之無緣。於是,他把目光轉向未來市場。
  經過一番思考,威爾告訴兒子,自行車廠需要轉産改行。兒子問他:“改成什麼?”傑克説:“改成生産殘廢人用的小輪椅。”兒子當時大惑不解,不過還是遵照父親的意思辦了。經過一番設備改造後,一批批小輪椅面世了。由於戰爭越來越殘酷,受傷的人自然也就越來越多。許多在戰爭中受傷致殘的士兵為了出行方便,紛紛購買小輪椅。傑克工廠的訂貨者頓時盈門,新産品不但在本國暢銷,連國外廠商也來訂購。
  傑克的兒子看到工廠生産規模不斷擴大,在滿心歡喜之餘,不禁又向其父請教:“戰爭即將結束,小輪椅如果繼續大量生産,需求者可能已經不多。未來的幾十年裏,市場又會有什麼需要呢?”老傑克成竹在胸,他反問兒子:“戰爭結束了,人們的想法是什麼呢?”“人們對戰爭已經厭惡透了,希望戰後能過上安定美好的生活。”傑克進一步指點兒子:“那麼,美好的生活靠什麼呢?要靠健康的身體。將來人們會把身體健康作為重要的追求目標,所以,我們要為生産健身器做好準備。”於是,生産小輪椅的流水線,又被改造為生産健身器材。
  最初幾年,健身産品銷售狀況並不理想。這時老傑克已經去世,但是他的兒子堅信父親的超前思維,仍然繼續生産健身器材。結果,戰後10年左右,健身器材開始走俏,很快便成了熱銷品。當時,傑克健身器在美國只此一家,獨領風騷。老傑克之子根據市場需求,不斷增加品種和産量,擴大企業規模,終於使傑克家族進入到億萬富翁的行列。
  現代市場複雜多變,經營者如果仍以常規思維對待,必然難以發現市場的空檔,正如一位經濟學家所説:“市場就在我們眼皮底下和日常生活中,如果不善於發現,及時地抓住,它就會悄悄地溜走。”因此,經營者必須具備敏銳的眼光,善於觀察市場和分析市場。傑克威爾的成功之道的確有着許多可借鑒之處。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身邊,都有着許多值得挖掘的東西和地方,潛藏着很多發財機遇,問題是我們有無發現它、開發它的眼光。只要我們敢於超越自己的思維定式,善於用超前的眼光來看待市場,就不愁沒有生意可做了。
  相關稿件
[財智寓言]罰來的成功 2008-01-11
[財智寓言]“拿出些”與“添一點” 2007-12-21
[財智寓言]不能觀念失明 2007-11-23
溫州合作建房的命運仿佛一則寓言 2007-11-16
[財智寓言]兩個年輕人求職 2007-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