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8-01-11 作者:唐昀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假如你的老闆是個白癡,你會當面這麼説他嗎? 恐怕你永遠都不會。研究發現,造成辦公室緊張氣氛的最大因素,不是公司股票的漲跌、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或者企業的戰略正確與否,而是一些看似細微,卻剪不斷理還亂的人際關係。
辦公室裏的人際關係,俗稱“辦公室政治”,所有關於企業管理的經典著作對此幾乎沒有闡述。最近,英國一部新書《你永遠問不出口的辦公室問題》填補了這一空白。作者露茜 凱拉韋針對普遍存在於辦公場合的各種尷尬人際問題,給出充滿智慧的回答。 凱拉韋的新書得以暢銷,反映辦公室政治在人們的生活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專家認為,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社會文化發生變遷,比如舊時等級制度的崩潰、阿諛奉承風氣的蔓延、用人標準的改變等。 以用人標準為例,現在的升遷越來越看中能力,而非資歷。你的老闆很可能比你的孩子還要年輕,這使得傳統的辦公室政治變得更加複雜。凱拉韋書中就列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何與自以為是的年輕老闆打交道?他可能沒有你聰明,學歷也不及你高,但錢卻比你拿得多。 特許管理委員會公司事務負責人約 科森指出,31%的人認為搞辦公室政治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地盤。她説:“這具有很大的積極意義,説明人們明白,要達到自己的目標,必須與別人合作。” 但同時,辦公室政治的游戲規則變得越來越複雜。主管人員發展中心洛菲 帕克去年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機構政治”已成為人們工作中的最大壓力。該中心首席研究員克萊爾 麥卡特尼認為,這主要源於“人們對有限的機遇、潛在的升遷競爭激烈”。 面對壓力,不少人採取一種黑色幽默的態度,於是工作團隊中興起一種新的文化潮流——尋開心。最近美國一份商業雜誌將這一主題做成封面文章《尋開心!這是新的核心價值》。有一本暢銷書的名字叫《在工作中找樂的301種方法》,後來還出了續集。 辦公室政治中最棘手的問題恐怕就是如何面對老闆。許多僱員認為自己的老闆是傻瓜。他們想讓老闆認識到這一點,同時還要確保自己不被炒魷魚。他們會怎麼説呢? 凱拉韋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在一項調查中,一名女銀行職員要全方位評價自己的老闆。她抱怨道:“他創造了一個帝國,對自己評價很高,從不聽別人的意見。”但她不敢説出真實想法。凱拉韋説,面對這種情況,人們總是選擇回避,因為“大多數公司的組織結構使僱員幾乎不可能説老闆壞話”。 一名銀行職員&&認同:“我們的思維純粹是利己主義的,説真話不可能改變老闆,卻可能傷害自己。” 也有人對此不敢茍同。一名退休的執行總裁認為,誠實和坦率有助於改善管理者形象。“我曾經接受過這樣的評價,我的兩名直接下屬説我冷漠,缺少人情味兒,我想了想,覺得他們説的有道理。” 同一個問題,卻出現完全相反的意見,那麼凱拉韋寫這麼一本行為指南的書有何意義?對此,凱拉韋解釋道:“針鋒相對的意見有助於人們認識自己的真實思想:嘗試理解你不認同的意見,可能比理解你認同的意見更加有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