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人喊打的“地溝油”為人造福
    2008-01-07    本報記者:李大宏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地溝油”的危害可謂人所共知,各地也已整治多年。然而,人人喊打的“地溝油”卻倣佛打而不死。日前,福州市有關部門聯手對市郊一地溝油加工窩點進行查處,這個有“地溝油生産基地”之稱的村子裏的部分養豬戶,一個月竟有30多噸地溝油銷往省內外的餐飲點。該市已組成專門的聯合調查組,調查地溝油的去向。
  “地溝油”為什麼屢禁不止?究其原因,一是對“地溝油”的監管涉及衛生監督、食品安全、工商管理、質量監督、環保、公安和建設等多個部門,在現實中分工變成了分家,誰都有責變成了誰都無責。二是像“地溝油”問題及其解決,在很多地方沒有進入政府部門考核指標體係和政府官員的獎懲體制,因此缺乏積極治理的自覺性。三是由國家有關部門共同下發的《食品生産經營單位廢棄食用油脂管理的規定》,雖然明確了從事加工廢棄油脂活動的單位,不得將廢棄油脂加工以後再作為食用油脂使用或者銷售,但對違反者怎麼處罰、處罰程度等,均未做具體規定,從而缺少可操作性。
  其實,如果換一種思路,人人喊打的“地溝油”,完全可以變害為利,為人造福。事實上,大小酒樓飯店每天産生的大量食用油廢料,是制造生物柴油的好原料,目前已有一些企業以此為原料生産生物柴油。據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所長吳創之介紹,這種生物柴油與普通柴油的使用效果完全一樣,價格也不比一般的汽油高,而且燃燒充分,可大大緩解城市空氣污染問題。他指出,汽油中添加20%的生物柴油,可減少排放50%的二氧化碳、70%的二氧化硫,空氣毒性可降低90%。
  遺憾的是,由于監管乏力,不少餐飲企業為了蠅頭小利,往往更願意把泔水等餐廚垃圾賣給那些非法從事“地溝油”的加工者。如此一來,很多生産生物柴油的企業吃不飽,而大量經過加工的“地溝油”又流入小吃店、地下作坊和街邊食點。
  徹底解決“地溝油”的思路和出路都已十分明確,關鍵是要堵疏結合,積極作為,真抓實幹。地方政府可以制定政策統一收購“地溝油”,建立“地溝油”轉化為生物柴油的生産體係,並促進生物柴油在城市公交運輸中廣為應用。各地還可制訂地方性法規,對在回購“地溝油”中表現好的店家給予鼓勵,對不法“地溝油”加工、銷售和使用者予以嚴懲。
  此外,有關監管和執法部門要建立責任明晰的工作機制,通力協作,及時發現、及時處置,確保“地溝油”從老百姓的食物中消失。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