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燃煤之急”就是政府燃眉之急
    2007-11-06    新華社記者:周之江    來源:經濟參考報
  寒冬來臨,解決困難群眾過冬問題又擺上了各級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各種過冬物資的籌集和發放即將大規模展開,北方一些城市已陸續開始向居民供熱。
  想老百姓所想,急老百姓所急,把事關民生的緊迫問題作為首要任務來解決,是人民政府應有的作風。除了提早做好準備之外,還應為老百姓考慮得更細緻、更周全一些,把服務工作做得更深入、更紮實一些。
  近年來,貴陽市按照“財政全額補助,政府組織運送,特困農戶受益”的原則,無償補助農村特困人口和五保戶每戶1噸生活用煤。貴陽市白雲區黃官村的五保戶江德祥今年70歲,與半癱的殘疾兒子相依為命。由於近年來煤價大幅度上漲,生活用煤市場供應短缺,前幾年,江老漢只能上山撿枯枝燒火做飯,晚上早早上床躲進被子裏。現在,冬寒未至,煤塊就送到了家門口,江老漢心裏踏實了許多。今年冬季,貴陽市兩級財政將安排800余萬元資金,解決近3萬名困難群眾的生活用煤問題。
  像江德祥老人這樣的困難群眾,各地都有。為切實幫助困難群眾過冬,各地政府實施這樣那樣的“溫暖工程”時,應從老百姓的實際需要出發,多解決群眾生産生活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而不是簡單地慰問、象徵性地送溫暖,圖個完成任務。
  近年來,不少地方曾出現因供熱質量不合格或其他人為因素導致的社會糾紛,有的地方上千戶人家寒冬臘月住在冰窖似的房子裏,長時間無人過問。這裡有信息不靈通的問題,但歸根結底還是對群眾的感情問題、責任心問題。
  要讓廣大老百姓過冬不愁,政府光舍得花錢還不夠。各級領導幹部要真正樹立以人為本理念,時刻把群眾的冷暖挂在心頭,把老百姓的“燃煤之急”作為政府的燃眉之急來辦,這樣才能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讓人民滿意。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