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美國“建設部”的職責和理念
    2007-07-18    作者:余豐慧    來源:證券時報
  相關媒體對來北京訪問的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部長阿方索傑克遜進行了採訪。有幾點內容引起筆者極大興趣。
  “我就任時,布什總統曾讓我減少美國的無房人口比例。目前,美國擁有自己房産的人已經達到了70%,但這和北歐一些國家相比還有差距。在瑞典,個人擁有住房的比例達到了88.5%。”阿方索傑克遜部長説。美國70%人擁有自己産權的住房,北歐比例更高,瑞典達到88.5%,這出自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部長阿方索傑克遜之口,應該是最為權威的數據。而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專家們透露的信息是,美國擁有産權住房的家庭比例很低,甚至低於60%,以此來勸説中國百姓不要人人都想著買房,不要人人都擁有産權。
  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的職責和理念也許能夠給我們些許啟迪。傑克遜領導的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主要職責就是“讓人民有房子住”。傑克遜部長&&,政府的任務就是為窮人提供必要的幫助,提供“人民買得起的房子”,他所在的部門正是據此理念而設立的。“讓人民有房子住”,提供“人民買得起的房子”,“為窮人提供必要的幫助”,這些正是當前中國急需解決的問題,也正是當前的焦點、難點問題。而這些就是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的職責和理念。
  更令筆者驚訝和感慨的是傑克遜中國之行的目的。在中國把鉅額外匯儲備用於購買美國國債的情況下,他在得知中國將要加大外匯在國外投資力度後,專程來中國游説和建議中國購買美國的按揭證券。換句話説,就是要借中國的錢實現美國人的“房産夢”。當然,中國城市百姓人人都要實現住房夢,可能難度比美國要大得多,但是,各級政府部門特別是職能部門的領導們,如果能夠有這樣的工作理念,那麼,就會大大減少這個難度。
  與國際接軌是一個出現頻率比較高的詞語,常常挂在一些專家的嘴邊。那麼,如何與國際接軌,接哪些軌?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我們需要接國際上市場經濟比較規範、管理比較先進的“軌”。類似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的“讓人民有房子住”的職責和提供“人民買得起的房子”的理念的“軌”,接得越多越好。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