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觀察]比爾•蓋茨的另一種財富
    2007-04-25    王永建    來源:經濟參考報
  前來參加博鰲亞洲論壇的比爾蓋茨,正在從一個IT時代的英雄和世界首富變身為全球最重要的慈善家之一。這個變化意味深長,對於中國人如何面對財富,有很多啟迪意義。
  此次來到中國的比爾蓋茨,在很多人的眼中還是那個技術天才、企業巨頭、世界首富,從媒體的報道就可以看出這一點。但是,不論他到北京後高調參觀一些醫療機構,還是他在博鰲亞洲論壇發言中大談教育和扶貧,都明確地告訴人們,他的注意力正轉向把巨大的個人財富用於幫助他人。這一轉彎背後的內在驅動值得深究。
  中國在發展,中國人的財富在增加,如何面對財富越來越成為重大挑戰。努力地掙錢,努力地省錢,努力地捐錢,可以基本概括比爾蓋茨的財富觀。背後的深層信念在於,他們不過是自己所擁有的財富的管家,要按照上蒼的委託,把這些錢用好,特別是用於幫助別人。經濟學家趙曉説,這樣的觀念就是比爾蓋茨等人成為慈善家的深層原因。
  “做人要謙卑,做事要學會不斷找問題。”MTV大中華區執行副總裁李亦非在博鰲亞洲論壇2007年年會上與比爾蓋茨交流時,蓋茨這句話給她印象很深。在真理面前的謙卑,是比爾蓋茨一種內心態度,遠比外面的風光無限、備受世人崇敬更重要。有了在真理面前的謙卑,就可以更有機會接近和擁有真理,可以在這個浮躁的世界中保持一顆安靜的心靈,有更大的創造力和影響力。這是另一種財富,這樣的態度是中國企業家和公眾也應當擁有的。
  在社會主義的中國,我們不可能對於比爾蓋茨的話句句同意,對他的做法即使是好的也不可照搬。但是,在中國有一個富不過三代的説法,在美國卻有不少熱心慈善的成功人士,只給子女留下一筆創業基金,結果更加激發了子女的榮譽感和創業激情。比爾蓋茨也是這麼做的,他建立的慈善基金會資金規模過600億美元,他留給子女的創業基金不過百萬美元。這也出自一種信念: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財富觀,是對社會的貢獻,也是對於家人的祝福。
  相關稿件
比爾•蓋茨的第十次“中國行”想收穫什麼 2007-04-24
比爾•蓋茨:下一個蓋茨將會出現在亞洲 2007-04-23
親歷微軟視窗Vista全球首髮式蓋茨助陣 2007-01-31
Vista發售 蓋茨助陣 2007-01-31
世界最富有的女人蓋茨夫人走入公眾視線 2007-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