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隨便翻翻四大名著,總能找到書中主要人物或潸然淚下或號啕大哭的段落,或許這就是它們全都幾百年不朽的一個理由。 劉皇叔和宋公明哥哥都愛哭且擅哭,無論是惺惺作態還是發自肺腑,都能哭到極致,活活把自己變成一個淚人,堪稱鬚眉不讓巾幗。劉皇叔起初是個賣草鞋的,卻哭出了三分天下有其一,而及時雨宋江則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出了江湖地位,從鄆城縣的一個押司(相當於主任科員)一躍成為梁山泊第一把交椅的主人。《西游記》應該算是一部神怪小説,裏面的唐僧孫悟空師徒二人每次化解誤會後都要“執手相望淚眼”一番,然後繼續踏上漫漫西行之路。由此看來,哭對一個人(一個團隊)的職業發展來説確是不可或缺的。 《三國演義》、《水滸》和《西游記》都是男性文學,論哭自然比不過脂粉氣最重的《紅樓夢》。哭是這部小説的一大特色,裏面的老女人小女人、老媽子小丫鬟,恨不得個個都是以淚洗面的高手,遇到大事大哭,遇到小事小哭,沒事找事也要哭一陣子。相聲藝術有單口、對口和群口之分,寧榮二府中的這些女人也把一個人獨自哭、兩個人對着哭、一群人圍着哭給佔齊了。 大觀園中最能哭的當屬林妹妹。在曹雪芹先生筆下,這個過度敏感的悲劇人物一次次傷心傷神傷身,幾乎從頭哭到尾。一個人還哭不夠,非得拉上生性開朗的寶哥哥一起哭,搞得讀者和他們兩個人一塊兒不開心。 無獨有偶,北京衛視“紅樓夢中人”日前已進入決賽階段,這個全國性的選秀活動更是有意無意地把握了“哭”字訣,倒是暗合了紅樓姐妹眼淚滿天飛這個特色。從預賽至今,一些身材婀娜、表情豐富的“林妹妹”、“薛寶釵”都是哭着過來的——排演的時候就感傷得不得了,正式上&後更是觸景生情、聲淚俱下,深入基層拉選票時也是梨花帶雨,淚眼汪汪地表達自己渴望圓夢的心情。 可惜,林黛玉、薛寶釵都是獨一無二的,即便大家哭得都不錯,甚至比陳曉旭版的林妹妹還肝腸寸斷、悲痛欲絕,但最後也只能剩下一個可以化啼為笑的。其他人則只能看造化去謀求其他角色了,若是被安排成一個粗使丫頭,那真應了“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這句老話。 不光是“紅樓夢中人”,現在很多選秀節目都在打感情牌,哭是節目中最常見的一個環節,似乎一台節目要是不準備幾顆“催淚彈”就相當於策劃失敗。在&上,選手自己哭或者互相抱着哭,主持人也跟着抹眼淚;在台下,評委老師滿眼淚花,粉絲們更是哭成一片。 依稀記得有健康專家説,作為一種發泄情緒的手段,一個人時不常地哭一下對身體和精神都是有好處的。但像《紅樓夢》中林妹妹這樣的哭法肯定不可取,而選秀節目每週一哭的頻率也似乎稍微高了那麼一點兒。最關鍵的是,身體好才是硬道理,不論是打江山、找對象還是在娛樂圈裏混成腕兒。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