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加油站為什麼就能夠便宜?
    2007-02-12        來源:北京晨報
  “北京歡迎你,中國歡迎你。”在中化道達爾限時降價加油後,有車族們向跨國石油商充分展示了中國熱情好客的傳統。  
  中化道達爾是一家成品油零售合資企業。本月10日,這家有着法國頭號石油商背景的合資油商,在它新開張的兩家加油站進行降價促銷,每升汽油降了5毛錢。  
  中國車主為此異常興奮,加油的車子蜂擁而至。之後,車主們在網絡上留言:全球的石油商,我們熱烈歡迎你們!  
  讓中國車主受益的不僅是5毛錢的蠅頭小利,他們驚訝地發現,中化道達爾的降價,原來完全符合物價管理規定,所謂成品油的政府指導定價,並不是國有石油商們向人們演繹的那般“雷打不動”。  
  事實上,我國的成品油價格由政府確定基準價,石油商擁有在基準價的基礎上“上下浮動8%”的自由度。只不過長期以來,國有石油商已慣性地將它執行為,“務必”在基準價基礎上“上浮8%”。因此,中國車主們也有了一個“常識”,國家發改委公布了基準價後,還要再乘以上浮8%的系數,才是他們現實消費的價格。  
  固守着“價格同盟”的國有石油商沒什麼錯,他們只是將油價“上浮政策”用到了極致。就目前而言,他們仍可以維持着“撼山易,撼油價難”的風光。畢竟,外資加油站在中國根本不成氣候——中化道達爾新開張的加油站,在北京加油站中絕對算地點偏僻的。  
  但需要提醒的是,慢慢煮沸的水,才會讓青蛙忘記掙扎。大多數外資石油商對中國市場充滿興趣,每家已入駐中國的外資,都有龐大的加油站計劃。就中化道達爾而言,它的計劃是,未來將在北方地區建立200家加油站。  
  當然,外資油商並不反感把“下浮政策”用到極致,他們也不會有什麼“價格同盟”的默契。筆者擔心的是,在充滿誠意的5毛錢面前,中國車主對外資油商的友好將逐漸成為習慣。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