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置閒置土地要態度堅決 更要陽光操作
    2010-08-23    作者:牛日成    來源:中國經濟網

    經驗證明,借助信息公開及輿論監督之力,可促難題有效破解,且能消除民眾疑惑。相反,或暗箱操作,或虎頭蛇尾,天真地當公眾“睜眼瞎”或患健忘症,即便公眾沒有鬧翻天,也必然嚴重損害政府的公信力。這是政府所不應、也不能承受之重。

  國土部掛牌督辦6宗至今仍未處理到位的閒置土地案,廣州“番禺謝村閒置土地案”名列其中。該地塊曬太陽10年,土地升值10倍以上,屬於廣州某大型旅游集團屬下的房地産發展有限公司。(8月20日《新快報》)

  對於全國2800多宗閒置土地中的“佼佼者”,無論有千條萬條理由,國土部指名道姓並限定在兩個月內辦結,有關部門恐怕不得不“頂硬上”了。而除了“番禺謝村閒置土地”之外,此前廣州被曝光的土地閒置“黑名單”還有53宗。這些閒置土地如何處置,市民都瞪大眼睛盯着。
  客觀看,閒置土地所以吸引人眼球,原因不外三個:其一,土地資源稀缺,閒置的都是“肥肉”。其二,土地供應與調控房價息息相關,一邊是土地閒置,一邊是房價居高不下,對任何一塊閒置土地網開一面,都會讓人對政府調控樓市的誠信生疑。其三,每塊閒置土地都難辭囤積倒賣之嫌,而其所有者都非等閒之輩,背後可能存在某些複雜的利益關係,處置談何容易。如果處置不妥,勢必涉嫌給房地産商周旋的時間和空間。基於此,後續的處置時間、方式、實施等信息能否公開,實現陽光操作,至關重要。
  應該説,廣州處置閒置土地的態度是明朗的。將閒置費標準提高幾倍甚至10倍,規定獲得土地使用權之後兩年內不開發將被收回的最嚴厲處罰,這些措施的制裁指向非常明確,即增加圈地成本,遏制房地産商可能存在的圈地倒賣行為。此前,先後收回多塊多年圈地不開發的用地,産生不小的威懾作用。既然已有“鐵手腕”及成功先例,接下來處置被曝光而尚未處理的閒置土地,自然讓人有理由抱以殷切期望。
  經驗證明,借助信息公開及輿論監督之力,可促難題有效破解,且能消除民眾疑惑。相反,或暗箱操作,或虎頭蛇尾,天真地當公眾“睜眼瞎”或患健忘症,即便公眾沒有鬧翻天,也必然嚴重損害政府的公信力。這是政府所不應、也不能承受之重。
  土地閒置或許可以找出種種冠冕堂皇的理由,政府部門卻沒有將職能擱置而忽悠民眾的理由。因而,處置閒置土地,既要看政府執行法規政策是否能一諾千金,又要看操作過程能否陽光運作,不留下任何一點“陰影”。尤其是,不能留給金錢以用武之地,更不能讓官員的權力私下掩護房地産商僥倖保存“肥肉”全身而退。

  相關稿件
整治閒置土地通氣會的四大遺憾 2010-08-20
應把閒置土地名單全部公開 2010-08-20
閒置土地10月底前完成查處 2010-08-20
整治閒置土地通氣會的四大遺憾 2010-08-20
[關注]網民:閒置土地使房價下跌難 201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