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看到的新聞,國家正在醞釀新一輪的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在筆者看來,改革國內收入分配製度,以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穩定,早就應該成為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更合理的收入分配製度,就會給國內消費的啟動注入持久動力,並能為經濟的長期平穩快速發展添磚加瓦。 國內基本收入分配製度的提法是“一次分配注重效率、二次分配注重公平”。分配重視效率並沒有什麼錯,但中國的實際是效率與公平過分失衡,而且國家過去的政策也放任了這種情況的發生。這從國內不斷加劇的貧富差距和社會保障嚴重失衡可以清楚地看出。 此前曾有統計數據稱,中國0.4%的人掌握了70%
的財富,財富密集度超過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等國家;而用基尼系數來衡量,官方機構的數據顯示,2006年國內基尼系數已升至0.496,甚至有機構估計真實的基尼系數已超過0.5(基尼系數在0.4~0.5&&收入差距較大,0.5以上&&收入差距懸殊)。 如此大的財富差距,要形成中國的中産階層,任重而道遠。強大的中産階層是整個會社穩定的基石,依目前來看,中國起碼在20年內難以實現中産階層人口比例50%以上。 年收入20萬的中國特色中産,被高房價玩得很尷尬 前段時間,中國中産階層被炒得很火,議論的很多。社科院還出了一個報告,聲稱中國的中産階層佔到了人口的40%左右。這個數據很雷人,很多公眾大呼被中産。昨天看到《南都周刊》發的一篇文章,説的是一個廣州的中産家庭的賬本。該家庭月收入18000元,支出是15000元,所謂的中産生活過得緊巴巴的。一般流行的中國中産標準是:要有房有車,還要收入20萬。現在很多人沒有房沒有車呢,所以現在談中産階層還早了點,要解決房貸,估計要10年以上。20萬的年收入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就跟一個貧民差不多。20萬你只能買一個衞生間加廚房,你還別説汽車了。我們一直想象一個佔人口80%的中産階層,手裏有房有車,還有幾十萬的年收入,啥都不愁,不給社會添亂,思想穩定。實際上我們離這個太遠了。把“有房”這個條件解決,估摸得要20年的時間。20萬的年收入的中産階層在高房價面前,恐怕連小資(小資産階層,沒房沒車的那種)的生活標準都達不到吧。
高房價,遏殺中産階層成形的殺手
我們的高房價來得太急了點。我們沒有強大的工業基礎,國際品牌一個都沒有。沒有電子國際品牌,沒有汽車國際品牌,沒有奢侈品國際品牌。我們擁有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但他的效率值卻是世界上最低的。我們因此收入低下,僅靠出口單子製造獲得廉價的收入。因此我們的支付能力低下。因此我們沒有一個數量龐大的起到社會穩定基礎的中産階層。一個強有力的中産階層是能影響資本價格的。任何一個産品的定價,都與這個社會的收入、支付能力挂勾的。但中國的房地産市場卻遠離了市場。高速發展的中國經濟,不是以強大的工業為基礎的,不是以龐大的中産階層消費為基礎的。它是以基礎建設投資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進行投資(國有大中型企業投資的錢是從銀行裏借出來的)、以房地産變態發展為基礎的。 反過來,高房價的現狀,又遏殺了中産階層的形成,透支了他們的財富,讓未來更加貧瘠。正因為沒有成型的中産階層,高房價沒有解壓的通道。高房價不是財富的一次分配,很多人大唱,高房價讓我們的財富得到了又一次分配,實際不是,它是財富的又一次集中,向少數人,向權貴階層集中。這種情況,又讓中産階層的成型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也因此,埋下了社會不穩定的因素。 如果你有房有車,又年收入二十萬,恭喜你,你成為了少數的中産階層。但願這樣的人越來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