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農地入市打壓高房價不現實 有可能用錯藥
    2009-12-18    作者:馮海寧    來源:錢江晚報
    不可否認,農地入市將改變土地供求關係,從而改變開發商預期,減少囤地。然而,在地方政府緊握土地財政不放棄、對開發商囤地視而不見等現實國情下,農地入市效果幾何,值得懷疑。
  土地財政不變的情況下,不排除地方政府在農地入市過程中通過控制土地指標和出讓流程達到繼續控制土地出讓的目的。尤其是,目前的徵地制度是影響農地入市的關鍵因素,能否徹底廢除這一制度有待觀察。
  毫無疑問,農地入市是一個曲折的過程,曲折在於農民與地方政府存在激烈博弈,農民明顯處於劣勢,地方政府壟斷土地的局面難以得到實質改變。在我看來,要想讓農地入市既利於抑制地價又利於農民,必須要改變土地財政,讓土地不再成為地方財政的主要收入來源。
  城市規劃不合理也影響農地入市打壓高房價,由於農地基本上是郊區土地,入市後對城區地價難以撼動。我以為,造成農地入市難以抑制地價的原因是,城市規劃不夠合理,政府職能部門在城區集中,公共配套主要集中於城區,造成了城區土地天價出讓的結局。
  同時,從目前開發商大範圍囤地不見嚴厲查處來看,農地入市後不排除繼續被開發商大肆囤積。雖然國土部門即將&&的新土地調控政策,將包括加大力度打擊並曝光相關土地違法案件、&&相關囤地處罰的措施等。但這些措施效果如何值得質疑,因為過去幾年來,打擊囤地的令箭發了無數,但效果卻很差。
  再説,即便農地入市拉低地價,但不一定能抑制房價,因為土地成本只佔房價二三成。我以為農地入市或許能讓部分農民受益,但打壓高房價的作用很可疑——指望“農地入市”打壓高房價,有可能用錯了藥。
  相關稿件
着力遏制高房價牽動全社會最敏感神經 2009-12-17
抑制高房價需從根本上轉變房地産模式 2009-12-17
遏制高房價障礙大 地方與民生利益難調 2009-12-16
遏制高房價 再遇地方政府“腸梗阻” 2009-12-16
批判高房價不能簡單化 稅收等只是片面 2009-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