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與房地産業越來越神似
    2009-08-26    葉檀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石油與房地産業真神似,越來越接近於金融産品,現貨價格跟隨預期而動,只要預期貨幣貶值或者未來價格上升,油價與房價就會節節攀升。
  隨着成品油調價窗口的到來,成品油價格新一輪上調可以期待。7月24日,紐約原油期貨價格收報於74元以下,仍屬高位。即便國際原油價格暴跌至50美元以下,22個工作日的移動平均值漲幅也在8%以上,上漲是大勢所趨。各地批發價格開始上漲,零售商大量進貨。
  中石化呼籲按定價機制漲價,稱月底不漲油價煉油就要虧了。可就在7月底成品油降價之時,中石油、中石化還在抱怨新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過於透明。不到一個月,態度發生了360度的大轉變,原因在於石油巨頭回過味來了,知道新定價機制的好處了。
  8月23日,中石化公布中期業績,歸屬於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31.9億元,相比去年的76.7億元,凈利增長332.7%。成品油價格政策的改變功莫大焉。《中國證券報》報道,2008年上半年,煉油板塊460億元的政策性虧損幾乎“吞噬”了中石化其他板塊的業績。今年因實施了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煉油板塊貢獻經營收益達198.98億元。
  有意思的是,一邊是漲價預期,另一邊是庫存新高,兩個相反的現象竟然同時存在於市場。8月19日,中國石油(601857,股吧)和化學工業協會發布了7月份分析報告,明確&&“7月份國內成品油銷售明顯下降,需求相對不足的態勢更趨嚴重,企業庫存大幅攀升。”可見,油價的上漲與供應不足毫無關係,只與未來的貨幣貶值預期與贏利預期有關。
  在國內,是中石油、中石化卡住了石油價格的命脈,在國際上,則是美聯儲、華爾街上的銀行家,以及期貨市場的大鱷左右着全球原油價格。只要美聯儲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全球油價就會上漲,只要投資家們與之配合,不斷發表原油看漲的報告,不斷大筆做多,即便成品油需求下降、庫存增加,原油價格照漲不誤。
  這與中國的房地産市場多麼相似,在大多數時候,不管土地供應是多是少、不管囤積土地和商品房庫存是升是降,房價就是一個勁地往上躥。這顯然不是供需關係能夠解釋的,惟一的理由就是人們預期將來貨幣會貶值,不如趕緊買些房地産之類的硬通貨。反過來説,這不只反映房價上漲了,更反映貨幣貶值了,房子成了真正的硬通貨。
  只苦了收入上漲不多的工薪族,他們存一輩子的錢只能買一處房子,等於終身成為房奴地奴;他們響應號召買一輛車,不料油價上漲了道路堵塞了,只能停在家裏當作自己成為中等收入者的安慰。
  相關稿件
中國石油企業“走出去”要打“聯合牌” 2009-08-19
要應對石油金融屬性增強的局勢 2009-08-14
IEA調高中國石油需求預期 2009-08-13
石油暴利稅應該更透明 2009-08-10
中石油、中石化:嚴格執行國家調價政策 2009-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