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儘管世界經濟的復蘇前景仍然撲朔迷離,但國際原油價格率先擺脫頹勢、引領大宗商品逆轉的跡象現在看來已經愈發明顯。在經歷了長達8個月的大跌之後,國際原油價格目前已連續3個月上漲,毫無懸念地站穩60美元/桶。近期,NYMEX原油的總持倉也自4月中旬出現持續減少後開始增加,這説明多頭或正在開始布局接下來更大幅度的上升行情。
支撐油價繼續上漲的理由五花八門,但現在讓各方看多原油最為“激情飛揚”的因素則是美元終於出現了大幅貶值的雛形。
當前,許多交易員和各國央行對美國國債的興趣大幅減弱,同時美元的避險貨幣地位也正逐步喪失。
實際上,美元所面臨的幾條不利因素,都是奧巴馬和伯南克在短期內所難以扭轉的,更是確保美國經濟安全復蘇的關鍵力量。
利率是貨幣匯率的一個關鍵支撐因素,金融學上更是以“利率平價理論”來解釋匯率的形成過程。現在美元基準利率接近於零,這將成為交易員做空美元的最大藉口。此外,美聯儲大規模購買資産的計劃,以此作為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的工具,也是美元走弱的重要原因。
加上美國經濟仍然處於困境之中,正如FED坦言,“美國經濟處於嚴重承壓狀態的時間可能遠比許多經濟學家預期的還要長”。
美元之前幾個月的強勁表現,更多是受到避險買盤的推動,但目前這種情況已發生改變。未來的惡性通脹風險正在逐漸削弱美國國債的吸引力,東亞以及石油美元各國央行等一些美元最大的支持者,減持美元的慾望也越來越大。還有,去年10月份雷曼兄弟倒閉後流回美元的大規模避險“熱錢”目前似乎也開始撤出。
上述的這些因素,再加之積重難返的鉅額雙赤字,使得美元在未來幾年內,再次觸及70點甚至更低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當然,對於原油來説,基本的供求關係仍是最根本的價格決定因素,地緣政治的巨大不確定性和歐佩克産量的限製成為支撐原油上漲的兩大供給面因素。歐佩克將在5月28日再次召開石油峰會,商討産量的配額問題,可以預期歐佩克成員基本不會再次減産,但一定會要求各成員國更加嚴格地執行前期的減産規定。這也使得石油的供給面短期內仍將是以趨緊為主。
誠然,原油價格走勢是由多空雙方大量的相關因素決定的,在目前的形勢下,儘管經濟復蘇的跡象仍然脆弱,石油消費需求也難以隨之回升,但在一個主要依賴於金融投機炒作和“講故事”以維持泡沫化生存的市場裏面,只要以對衝基金和投資銀行為主要參與者的市場主體,資金流動性和“故事”素材的兩大條件具備,拉升石油價格也就成為必然之舉。
實際上,在147美元/桶的那一輪瘋漲的過程中,國際原油市場透明度極為模糊,華爾街的投機資金惡性作亂,乃至聯合操縱油價,是導致石油泡沫急速膨脹的根本原因,供求關係幾乎絲毫不能解釋80美元/桶以後的油價上漲。而隨着金融危機的爆發,儘管泡沫瞬間破滅,但是原油市場的痼疾依舊,美國政府還未來得及採取任何措施來減少市場的過度投機。這也是今年年內油價可能再次因為投機大漲的基本“保證”。
當然,在一個投機市場中,“瘋漲猛跌”是其最終的宿命。或許,只有到原油市場經歷多次“過山車”之後,嚴重干擾了世界經濟的穩健運行,屆時,政策制定者才會真正考慮如何使得油價維持在一個原油輸出國和進口國都能接受的合理水平,增強世界能源的安全。這是個漫長的過程。
(作者係中國人保資産研究部客座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