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與國外汽車市場一片蕭條相比,國內汽車市場正趨欣欣向榮之勢,上海車展本土汽車自主品牌的全新亮相,也許已預示着汽車行業拉動經濟的引擎已點火啟動。 隨口問一位剛看了上海車展的汽車發燒友,印象最深的是什麼﹖他脫口而出:“這次車展最大的贏家可能是吉利、奇瑞!”這是一位有志買路虎的小老闆,但去了第十三屆上海國際車展,卻對原本不屑一顧的本土品牌刮目相看——這些原本“在馬路上像只臭蟲一樣”的國産小車,一度將自己山寨成不倫不類的“前面奔馳、後面寶馬”,這次推出了從概念車到各品類、各級別車型,而且奇瑞等本土車企推行的新品牌戰略讓人親身感受到自主品牌企業研發能力大大增強。 統計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北美汽車市場銷售下跌38%,日本市場下跌30%,歐洲、東南亞、南美都出現了大幅下滑,可以説這是全球汽車工業“最糟糕的時刻”。與此形成鮮明對比,中國汽車銷售一季度增長3.88%,而且3月份更創出了汽車月銷量111萬輛的歷史紀錄,一季度總銷量近268萬輛,首度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汽車消費市場。與此同時,一季度自主品牌轎車銷售42.59萬輛,佔轎車銷售總量的30%,連續三個月市場佔有率第一體現了自主品牌的現有實力。背靠巨大的市場,本土品牌“彎道超車”的機會凸現。 其實汽車産業是中國所有産業裏最市場化、最全球化的——全世界所有的大汽車集團都已進入了中國,而我們的自主品牌在全球化的過程中不但沒有垮下,反而年復一年成長。因此,當中央要找一個振興經濟的重要抓手的時候,汽車産業脫穎而出。3月20日,各方企盼已久的《汽車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細則推出,這是十大産業中第一個&&細則的産業。 汽車和房産,是拉動經濟的兩大引擎,與汽車關聯的行業約一百個左右。根據測算顯示,汽車工業跟上游産業增加值的比例大概為1:1;汽車工業産生1億元增加值,上游的鋼鐵、化工、電子等産業同樣産生1億元。對下游産業的拉動大概是1:2.5;綜合汽車本身,加起來汽車和整個國民經濟關係應該是1:4.5——汽車産業每增加1億元的附加值,國民經濟GDP增長4.5億元。2007年,汽車工業的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約2%,如果按4.5倍計算,汽車及其關聯産業加起來佔整個GDP的比重是9%。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國汽車産業經歷了連續9年兩位數的高速增長,未來增長的潛力仍然巨大。美國的千人汽車保有量是815輛,我國去年只有38.9輛!正處在第二個高增長期。 本次展會上,馬自達(中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執行總裁太刀挂哲&&:“有預測指出,中國市場今年將會趕超美國市場,成為位居全球第一的區域汽車市場。”他預計2009年中國汽車市場仍然會保持8%至10%的增長。 這和振興規劃裏提出的汽車産業增速達到10%,基本一致。2008年中國汽車銷量為934萬輛,同比增長5.1%。專家據此認為,今年中國汽車的産銷量將超過一千萬輛。與此同時,汽車及其關聯産業加起來佔整個GDP的比重肯定超過一成。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張小虞指出,我國汽車業投資銀行依賴度較低,汽車消費信貸率低,産品價格泡沫少,出口依存度低,這些都決定了我國汽車工業基礎紮實,在危機中受到衝擊較小。隨着汽車業調整振興規劃等一系列産業政策&&,我國汽車業已經具備了由大到強的堅實基礎。 振興規劃中,對於1.6升以下排量轎車的購置稅從10%減到5%徵收,每年國家用於更新汽車的資金增加到10億元;從今年的3月份起到12月底,國家用50億元鼓勵汽車下鄉;國家還拿出100億元用於汽車的技術改造更新,並且鼓勵汽車整車企業和零部件企業的兼併重組,支持汽車企業,特別是大中型的國有汽車企業,成立汽車金融公司等內容。如此,作為國家支持的戰略産業,汽車産業將大力拓展農村市場,形成以內需為主、海外市場為輔的策略,並將通過發展新能源來實現汽車産品技術結構的調整升級。這樣,在房地産業陷入低谷的情況下,汽車這一經濟引擎將加大轟鳴。 也許今年某一天,那位小老闆會開上吉利、奇瑞或者某款國産車,而當他轉動鑰匙的時候,和車一起轟鳴的是相關的一百個行業,是中國乃至世界的經濟。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