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外資房地産投資
    2008-07-30    鄧華寧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近期國內房企開發項目速度減緩,而外資進入速度則加快。據上海市有關機構統計,僅今年一季度,房地産企業獲得的外資投資金額最多,達到4.4億美元,佔一季度上海外資投資總額的32.6%。同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房地産開發利用外資高達650億元,增長64.8%,整體高出其他渠道資金增長26.2%,顯示去年在中國從緊貨幣政策下,大量外資涌入中國樓市。
    進入新世紀後,由於我國經濟的穩定快速發展,房地産市場出現大量投資機會,吸引外資再一次大規模進入。儘管目前參與我國房地産行業的外資在市場內所佔比重不高,但在業內看來,從小心試水到積極進軍,外資投資國內房地産的增長速度很快,投資範圍逐步擴大。
    外資進入我國房地産市場的主要原因是看重這個新興市場具備的投資吸引力。國外一些評估機構分析,比較美國、日本、中國、印度等地的房地産增值潛力,認為中國房地産投資收益價值最高。特別是,隨着政策環境的改善和市場成熟度的增加,中國房地産投資的風險也逐漸清晰可控,機會越來越多。
    應該承認,我國房地産市場引入國外同行以優化市場結構,引進先進理念、管理技術和資金為我所用,是改革開放的需要。而且,在我國現階段經濟運行背景下,外資進入對於增加市場人氣,增強市場信心能起到積極作用。
    不否認外資進入的積極作用,但也不能無條件放任,尤其是對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房地産市場。我國對外資投入房地産市場有明確規定,強調程序合法,要求外資必須獲得在中國經營的“身份證”,可查可控,這是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的基本要求。
    當前,國際上對人民幣升值的中長期預期不變,不能忽視一些海外熱錢、游資進入中國可能帶來的消極作用。不能不説有這樣一種可能:部分外資是以人民幣升值套利為目的,在當前地價回落之時,進入我國房地産市場暫時寄宿,一來賭地價回升,二來待人民幣升值,一旦套利企圖得逞,則抽身退出。
    因此,對於外資進入房地産領域,應嚴把入口關,甄別外資真假,防範游資、炒家進入。同時,有必要嚴密監控在房地産業活動的外資流向,如關注外資對某個城市、某種物業類型的集中投資行為,分析這種行為與該地區經濟承受能力之間是否匹配,以便提前做好預警和防範等具體規範措施,防範投機性外資給我國房地産業帶來的風險。
  相關稿件
如何讓房地産預警系統不至於失靈 2008-07-29
房地産預警系統會不會失靈 2008-07-29
房地産預警系統應首重金融警情 2008-07-29
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需要"信息鷹眼" 2008-07-29
廈門市統計局:房地産新開工面積大幅下降 2008-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