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軟體金股之王為何長期違法經營
    2008-06-10    作者:畢舸    來源:山西晚報

  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有1億3千萬的股民,比2006年年底多出了好幾千萬人。很多新股民求助於各種炒股軟體,希望借助技術分析,發現屬於自己的金礦,可是,最近深圳一家專門做炒股軟體金股之王的公司被指騙人,月入2000萬元後一夜關門。記者在網上鍵入“炒股軟體”進行搜索,發現全國各地像這樣賣炒股軟體的公司有成百上千家。(6月8日CCTV經濟半小時)

  由於深圳這家專門做炒股軟體的公司的真實情況,目前尚沒有完全清晰,有關部門的調查也在進行之中,因此我們也不能單方面採信“被騙”股民的説法,就此斷定炒股軟體帶給股民的不是發財機遇,而是破財。但通過報道,我們至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有關炒股軟體産生的糾紛,應當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
  從媒體的調查來看,金股之王並沒有取得相關部門的資質認定。在向股民推銷軟體時,以掌握內部信息、軟體能及時準確監測到主力資金流向為賣點,則是明顯違背事實基礎的,這一系列問題的顯現,其實不是一家炒股軟體推銷公司的個案,而已經成為一種現象。
  毫無疑問,炒股軟體金股之王的神話破滅,一方面來自於炒股軟體推銷者的欺詐之嫌,另一方面也擊中了某些股民人性中的弱點,但是,作為一套産品,一家企業,一個巍然成型的市場,必須受到行政管理、法律法規和市場游戲規則的三重制約;正如中國證券業協會副會長林義相所指出的:類似炒股軟體氾濫甚至導致欺詐糾紛現象的出現,是證券監管部門、工商、公安等相關職能部門的日常管理沒有到位,看來,行政管理這第一道關口失效了。
  第二道關口是法律法規監管,儘管現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並不“保護”股民購買炒股軟體的行為,但炒股軟體公司的虛假廣告宣傳,顯然是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廣告法》的,這種違法經營長期無人追究,只能説明作為執法者的相關執法部門,對炒股軟體推銷中出現的違規行為長期選擇沉默,那麼再完善的法律法規都只是一張紙,對違規者沒有任何約束力。
  市場游戲規則,關鍵一條是不能背離基本的價值規律,現在的一個普遍現象,就是所謂炒股軟體推銷,費用動輒成千上萬,費用如此之高,是否存在價格欺詐因素?這種價格體系的混亂,首先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在信息不對稱情況下,因為他無從知道炒股軟體的真正價值究竟是多少,只能啞巴吃黃連。這是炒股軟體暴利黑洞的根本原因。
  執法者先“守法”,社會才遵法,對於炒股軟體市場的法治規範,首先應重申這樣一個常識。要保持一個行業的良性發展,需要抓住相關利益方的痛處。只有對所有違法違規者採取嚴厲的懲戒措施,增加其違規成本,把炒股軟體守法經營與參與監管的每個人切身利益相捆綁,才會使越界者望而生畏,保證所有參與者都來遵守游戲規則。

  相關稿件
國外理財經:德國人為啥不愛炒股 2008-06-04
統計數據顯示:上市公司炒股 賠的多賺的少 2008-04-29
證券經紀人制度不健全 難禁止從業人員炒股 2008-04-16
違規代理炒股成一場空夢 2008-04-16
股東違規炒股 中泰化學“坐收”1500萬元 2008-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