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8-05-30 作者:石評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柏林藝術大學品牌戰略學者安德列亞斯 馬克説:“抵制北京奧運會是企業根本承擔不起的事情。”因為,企業通過這樣的體育賽事可以贏得大量觀眾。 日前,美國尼爾森市場研究公司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預計,與去年相比,廣告客戶在中國的電視、平面媒體和因特網上的宣傳投資將以“很高的兩位數”增長。由於中國廣告市場在過去三年裏每年都以20%的超平均水平速度增長,因此,今年北京奧運會廣告業務將會大大超過以往奧運會的業績。 奧運會是一個城市的一次獨特體驗,能為這些城市帶來聲譽和更多的發展機遇。儘管從近五屆奧運會的情況看,各國在奧運會後都存在經濟增速突然遞減現象。但在奧運經濟前期,廣告效應卻不可小覷,也成為企業爭搶的蛋糕。今年央視廣告黃金時段的“第一標”,被紅牛以1.589億拿下,從而贏得奧運會期間央視《今日之星》欄目的獨家冠名權。中國國航則以3366萬元中標2008年8月份的“天氣預報特約收看廣告”——北京奧運會期間,每日新聞聯播後,中國國航將提醒電視機前觀眾注意天氣變化。而每一次“提醒”,國航都要為此支付108萬元。 面對北京奧運會展現的廣告財富效應,跨國公司大有後來居上之勢。據尼爾森提供的數據,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的電視觀眾為32億人次,到八年後雅典奧運會時,已經增加到39億人次。因此,阿迪達斯與奧運相關的宣傳戰自2006年12月就已開始,公司用於北京奧運會的資金預算超出了其為2006年世界盃賽提供的數字。 據法國《世界報》報道,在距北京奧運會開幕還有八個月之際,全球知名品牌即紛紛加快了廣告投入速度,在中國廣告市場展開貼身肉搏。大眾汽車公司發言人稱,公司將堅持自己的奧運廣告策略,並保證作為奧運會主贊助商的投資。英國傳媒集團Aegis首席執行官羅伯特 勒威爾&&,公司今年在中國廣告市場的投入將上升到420億美元,比去年增加約24%。Aegis集團認為,中國廣告市場規模可能很快超過日本,在全球僅次於美國。 不言而喻,即將在北京舉辦的2008年奧運會,為企業提供了難得的商機。對阿迪達斯、可口可樂或麥當勞等國際知名企業來説,其奧運會贊助商角色佔盡天時地利。阿迪達斯公司市場銷售總監保羅 皮&&,北京奧運會的合作夥伴身份將能夠提升品牌知名度,並影響中國消費者行為。目前,2008北京奧運會臨近之際,阿迪達斯和耐克在中國的競爭已經是激烈的正面交戰。此外,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之爭,肯德基與麥當勞之爭……熱度直線上升。當然,這些國外企業還不得不面對一些中國的競爭對手,如知名的運動品牌李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