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下跌更有吸引力
    2008-05-14    作者:姜韌    來源:上海證券報

  在今年5月哈撒韋股東大會上,有投資人向巴菲特提問:“中國股票市場已經跌了很多,你們是否認為中國股市價位還是過高?”巴菲特答道:“我從未對中國股市發表過具體意見,我們不是做預測股市走向生意的。我們的一貫觀點是,如果市場下跌,它就比以前更有吸引力。我們不預測股市,我們只會在市場向下走的時候做出反應。中國的經濟發展是一個奇蹟,很多中國人都對股票熱情很高。中石油股價一度瘋狂上漲,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如果説去年9月巴菲特恪守獨立的買賣標準,不為中石油A股回歸可能給H股帶來的更高利潤所動,堅持減持中石油H股是價值投資者對於“盲目樂觀者”的警示。那麼當股市下跌後,巴菲特認為“股市下跌更有吸引力”,則值得一味追求預言成真而“盲目唱空者”反思。
  CPI數據高企是制約境內股市走強的根源確實言之有據,遏制通脹勢必緊縮信貸收緊銀根,這對上市公司業績增長會造成負面影響,同時也會減少資本市場資金供應量,此時又恰逢境內股市面臨的成長性煩惱“大小非”解禁因素,股市資金流動性會收緊,因此在通脹高企勢頭得到有效遏制之前,股指缺乏創新高的基礎是有道理的。
  但是借通脹數據高企為由,認為繼股指腰斬之後仍有再腰斬潛能則有失偏頗。中國經濟此次面臨的輸入型通脹是由美元貶值誘發的全球性通脹,中國經濟雖然面臨CPI數據高企的難題,但GDP增速仍高於CPI漲幅。而同期美國和俄羅斯經濟數據則是CPI數據遠高於GDP增速,卻未聞有人預測美國股市和俄羅斯股市要跌至美國1929年大股災的水準。
  事實上境內股市前期跌幅達到51%時,已創下全球股市短期跌幅之最,與中國經濟的發展態勢並不相符,呈現出明顯的非理性特徵,即便近期遭遇地震等不可預測因素影響,但借鑒美國“911”恐怖襲擊之後的經濟和股市走勢,投資者也應該明白經濟和股市從沒有跨越不了的坎。腰斬之後的股市並不需要預測股指者,而更需要類似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建設者,而遭遇突發性意外因素之際,投資者更需要穩定信心。
  最後從風險因素考慮,“大小非”解禁之後,股票投資的非系統風險將增大,因此對於遏制防範“大小非”違規減持、上市公司業績操縱、內幕交易等制度性建設顯得更為重要,但風險防範並不應該成為股市拒絕普通投資者的理由,除了監管層的制度性建設措施之外,普通投資者最好的自我風險防範措施是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

  相關稿件
大陸股市至今還沒有出現過"熊市" 2008-05-14
多數機構認為地震對股市影響有限 2008-05-14
[滬深股市•2008-05-13]滬深股指雙雙下行 2008-05-14
股市沒有跨越不了的坎 2008-05-13
[股市•2008-05-12]亞太主要股市全線上漲 2008-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