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産品發行要嚴格監管
    2008-04-11    作者:沈若愚    來源:東方早報

  日前在廣播裏聽到某銀行理財産品的廣告,熱情洋溢地介紹如何共享打新股和股指期貨的收益,但聽下來卻讓人嚇了一跳。據介紹,該産品既保留了已經證明行之有效的打新策略,又瞄準了即將面世的滬深300股指期貨交易,是國內首只擬挂鉤A股指數期貨的銀行理財産品。同時,該産品通過大膽借鑒國外成熟經驗,利用股指期貨推出之初和股票現貨之間存在的不合理價差所蘊含的套利機會,運用先進的指數擬合優化技術和套利交易&&,獲取無風險套利收益。經測算,該産品預期收益率可高達24.5%。
  聽完廣播,筆者産生了很大的困惑,股指期貨究竟何時推出還沒有時間表,在這種情況之下,該産品就把它放入其中,在推介時大肆宣揚“獲取無風險套利收益”以及“高達24.5%”的預期收益率,顯然很不負責任。進一步了解後得知,該産品的發售期自今年3月6日起到3月18日,起息日為3月20日。但是直到現在還在大做廣告,看來銷售業績不夠理想。
  也是這家銀行,去年10月份推出了一款“港基直通車”QDII基金,該産品設計也很神奇,它單一挂鉤一隻香港基金的凈值表現,並設置了自動終止機制,即預期最高收益率約為18%,而極低可能的最大損失約為50%。在推介時,該銀行振振有詞地&&,中國內地、香港和台灣的經濟都處於上升趨勢,中國內地GDP年增長率達到10%以上,香港的發展前景與內地的經濟增長更加緊密結合,股市預計在未來一年內仍有較大上漲空間。預期18%的投資收益率有很大機會在一年內能較早實現,客戶可獲得更高的收益。
  結果,只過了半年時間,今年3月19日,也就是前款理財産品計劃發售結束後的第一天,“極低可能”的50%虧損已不期而至,這個“港基直通車”理財産品就成為國內第一單被迫清盤的QDII基金産品。儘管該銀行做了一些善後處理,比如宣稱凡本期産品的投資者,今後將可優先享受該銀行尊享産品,但這樣的“優惠”,投資者顯然是不會滿意的。
  銀行理財産品對於普通投資者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如果缺乏有效監管,那麼它同樣會嚴重損害投資者的利益,對市場穩定産生很大的破壞力。因此,希望監管機構,對於銀行的相關理財産品要加強審核,從設計理念,設計結構到宣傳口徑,要嚴格把關,避免不明就裏的投資者被糊裏糊塗地套住。

  相關稿件
買哪種外匯理財産品更划算[圖] 2008-04-11
爆發性增長引糾紛 銀行理財坐上"風口浪尖" 2008-04-09
理財師市場呼喚“執業”規範 2008-04-08
商業銀行代客境外理財業務拓至美國 2008-04-08
商業銀行代客境外理財投資範圍擴展至美國 2008-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