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房地産開發商借獲批“新特區”消息,趁機拉高房價,個別樓盤價格拉高幅度超過20%。本次房價上漲背後的另一因素是,當地熱點區域的地價一年來暴漲100%以上。(6月25日
東方網 )
在直轄10周年大慶的同時,又與成都一道被批准為新特區,正當重慶人民還沉浸於這“雙喜臨門”之際,卻傳來了“重慶新特區效應刺激房價,開發商借機漲2至7百元”這樣一則新聞,不免讓人們心中犯起嘀咕:新特區“新”在哪? 新特區本該是“新”在“城鄉統籌”,新在城鄉兼顧,和諧發展。依筆者淺見,大而言之,新特區建設中許多工作的思路與措施應對傳統的“城鄉二元結構”有所突破,有所改革,從而為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創造寬鬆而和諧的環境,使得重慶在若干年以後“城裏有田園風光,鄉下有都市風情”。小而言之,新特區起碼要醫治好“同工不同酬”、“同命不同價”此類諸多“歷史頑疾”,以削平“城鄉分割”的歷史鴻溝。重慶新特區,不是簡單地依靠中央某一些“優惠政策”就能崛起的,根本上是要靠制度創新,靠埋頭苦幹。 “八字還沒有一撇”,新特區剛剛才批下來,就有人打起了新特區的“歪主意”,開發商趁機拉高房價的背後是地價暴漲,説這是“熱點區域”。接下來這種“高地價——高房價”定會波及重慶所轄的縣市及集鎮。這是一種什麼“新特區的新景象”?!一個地方房價過高,普通老百姓“望房興嘆”,決不是“宜居城市”也不會是投資熱土。當然,這種“房價虛高”的亂象,是當今我國很多城市的通病,市長們也正在為此而頭痛。日前,有消息説,南京市對商品住宅實施以“政府指導價”為核心的價格監管制度:包括物價部門核準基準價,限定利潤率不得高於8%,必須執行明碼標價等。而深圳市市長則公開表態,“對當前深圳房地産市場基本趨勢的總體判斷是上漲過快,而政府在引導房地産市場理性健康發展,保證民生方面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然而,料想不到,作為新特區的重慶,老百姓還沒見到新特區的曙光,卻迎面刮來一片烏雲:有人假“新特區”之名在房地産開發上大發橫財...... 鑒此,筆者不免有些擔心:警惕“房價暴漲”將新特區拖入歧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