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大師的靈魂
讀羅伯特•索洛《好奇者的經濟學》
2015-07-01    作者:荊墨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作者:(美)羅伯特索洛 詹尼斯默裏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經濟學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無形中影響着人們的命運。其實,經濟學並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樣複雜高深,最樸素的原理揭示的往往是經濟世界的真相,而那些繁複的公式、模型、拗口的理論,由於假設複雜,很難在變動不居的現實中得到完美體現,總是將經濟學帶入歧途,引發歧義。當前,我國經濟增速放緩,存在下行壓力;世界經濟環境仍然比較複雜,機遇和挑戰相互交織。羅伯特索洛編著的《好奇者的經濟學》,讓12位諾貝爾獎經濟學家用簡明曉暢的語言,呈現經濟學與我們每個人生活密切相關的一面。書中,12位經濟學大師對當前的經濟問題提供了條理清晰的推理以及系統性的觀察,並提出他們的思考與建議,從中,我們可以觸摸到這些經濟學大師的靈魂。
  羅伯特索洛的《好奇者的經濟學》,是一本面向普通讀者撰寫的普及性經濟學讀物。書中,大師們用各自成型的經濟學理論,以精到的語言分析了經濟的蕭條和衰退、可持續發展、就業、養老保障等一系列熱點問題,直面了當今全球面臨的一些重大挑戰,而這些挑戰無論出現在商業周期的哪個階段,都是值得我們關注的。《好奇者的經濟學》大師雲集,緊密切合當下,每篇文章都有着豐富的內涵和深遠的意義,可謂折射時代經濟思想脈絡、把握全球頂尖經濟智慧的經典力作。大師們的講解深入淺出、循循善誘,許多有趣而實用的經濟問題,我們的疑問和困惑,都在大師循循善誘的解讀中漸漸清晰,慢慢釋懷。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的安德魯斯賓塞認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率之所以可以達到7%或者更高,而發達國家僅為2.5%左右,其原因在於發展中國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需要自己開發新技術,它們完全可以向發達國家引進技術或向它們借鑒。“可它們一旦步入了發達國家的行列,就再也沒有‘借鑒’的東西了,接着,它們的經濟增長速度就會下降,甚至降至2.5%。”這的確是一個事實。當前中國提出的創新發展,不僅是戰略發展的要求,更是可持續發展的必要途徑。我們如果只是一味地跟在別人後面,那麼我們終將付出停滯不前、甚至迅速落後的高昂代價。
  在政策連貫性問題上,2004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芬恩基德蘭德給出了很好的建議:“我們應該保護政策的制定不受政治壓力的干擾,建立某種保障機制來確保許諾給民眾的好政策在未來也會一直保持下去。”中國在保持政策的連續性上一直做得很好,但人均收入就國際標準而言仍然非常低。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投入持續的改革,比如對國有企業的優惠政策、如何有效解決民營企業的融資難,等等。芬恩基德蘭指出:“如果中國不進一步在金融領域開放競爭,這個問題終將阻礙其經濟的長期快速發展。”令人欣喜的是,中國利率市場化等一系列金融政策正在全面推開,這與經濟學家的呼聲十分一致。
  當下,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如何完善和利用養老保障體系?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威廉夏普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認為,在投資退休存款時,要麼通過年金保險投資將低風險通脹保值債券和一個或更多包含着全球債券股票投資組合的低成本指數基金結合起來,投資比例由你自行決定。如果你願意為了追求長期附加回報而承擔相應的附加風險,應該加大在風險投資組合的投入比例。這個策略看似很枯燥,但卻能實實在在地給中國以幫助。威廉夏普還勸誡讀者,在尚未開啟職業生涯之前,就應該關注退休財務問題,在社保出現當前問題的今天,退休財務更成為每一個人的未來難題。
  經濟世界牽一髮動全身,任何一項政策在某一領域産生良性效果的同時,必然會對其他方面帶來影響。以福利制度為利,優厚的福利政策雖是民眾之福,但它同樣會養成一種社會惰性,令更多的人寄望不勞而獲,從而蠶食社會整體的創造力,這同樣也會加重作為社會生産主體的企業經濟負擔。而尋找此中的黃金分割比,則是當政者的任務。另需提醒的是,政策不是自然規律、物理定律,變動的風險仍是值得企業和個人提前防範的,世上不存在萬能保險。
  儘管書中十二位作者都不同程度地關注到經濟領域的諸多問題,但偏重的角度各有不同,從社會就業、福利保障、經濟政策、自然資源與可持續發展、交易成本、政治選舉等多方面共同構築起廣闊的經濟視角。經濟學牽涉每個人的衣食住行,我們需要一窺“經濟學家到底在做什麼”。《好奇者的經濟學》秉持的就是這樣一種理解經濟學的精神——將複雜專業的學術課題與當代人切實的人生需求相關聯,以盡可能淺顯的語言,讓一般讀者從宏觀和具體不同層面,了解當代經濟學的概念和作用。該書可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經濟社會的多樣性,看懂經濟運行的規律,在廣闊的經濟海洋裏規避暗礁,實現經濟理性。正如編者兼作者的羅伯特索洛在書的序言中所説,不管是財經研究或從業者,還是普通人,都會發現書中的內容有趣且實用,跟我們的生活如此息息相關。因此,這種“大家小書”的出版愈發顯得有必要和價值,可以讓每個普通人面對問題時也能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
  最後想説,經濟領域的問題應該用經濟手段去解決,因此應該多聽專家的建議,尤其是多向世界頂級經濟理論專家虛心求教。學習的目的不僅是滿足好奇心,更應該學以致用,在經濟活動中少走或不走彎路。從這意義上説,《好奇者的經濟學》給我們帶來許多正面影響和有益的啟示。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宋河老子國學教育基金會助推全民讀書熱
與扎克伯格一起讀書 年輕CEO的新年計劃
“不讀書”與數字化時代的讀書
葉華《畫筆記:戰爭•人》讀書會
揚•馬特爾與總理的寂寞讀書會
 
頻道精選:
【思想】養老金入市不在救急而在破繭 2013-06-14
【讀書】那個歷史瞬間留給我們無盡的反思 2015-06-25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規劃落地 多地爭上先進製造業 2015-07-01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