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氣質的全球經濟觀
2015-03-25    作者:林頤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作者:格澤高滋W科勒德克
出版:中央編譯出版社

  作為波蘭主管經濟的副總理,格澤高滋W科勒德克算得上是“波蘭經濟改革的總設計師”,同時是一位學識豐富、視野開闊的經濟學人,出版過50多本經濟專著,發表過關於政治經濟改革400篇專業論文,並獲得美國政治科學協會獎提名。《21世紀政治經濟學》體現了他在長期工作中積累的經驗,延續了他一貫的學術思想,對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和趨勢作出大膽判斷和預測,書中也多次論述了對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的諸多觀點。

  科勒德克身上有一種典型的波蘭氣質。波蘭處於地緣政治的敏感帶,因此每每成為幾大勢力競逐的舞&,東西方冷戰對峙的犧牲品。但波蘭從來沒有在顛簸浮沉中失去自我。這個處於生存夾縫中的國家,甚至比周圍的大國更具有寬容接納精神。比如波蘭歷史上宗教寬容、對猶太人的接納,使這個地區有一種開放的國際性形態。法國學者拉瓦斯汀曾經如此評價波蘭詩人米沃什:“一方面承襲了某種對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的浪漫主義批評,表現為不含民族主義傾向的對文化多元性的一貫堅持和尊重,同時另一方面繼承了啟蒙時期的普遍主義,表現為不含等級傾向的將個人尊嚴視為最高價值。”科勒德克和這位波蘭同胞理念相通。

  “為什麼智慧不一定能帶來財富,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科勒德克一針見血地批判,知識經濟這個詞很多時候其實與知識問題無關,而是用來游説的噱頭和提高個人威信的砝碼。這是給時代祛魅的會心一擊。科勒德克力求保持自我的清醒認知,因此對互聯網經濟、3D技術、工業化、城市化、自由市場等都抱持懷疑的態度。他認為,評估國家富裕等級,不能以當年國內生産總值的短期數據為標準,應該計算累積財富或累積資本;當前對3D技術的描述過於浮誇,3D技術不會超越計算機的地位;互聯網經濟是虛假的繁榮,虛擬網絡必須創造額外需求,增加了現實世界中生産活動的共贏,才算真正為經濟發展做出額外貢獻;美國大城市底特律的崩潰,説明了沒有相應的産業政策支持,“政府不作為”的自由市場理論會引發什麼樣的經濟災難……科勒德克的觀點帶有鮮明的個人色彩,有些甚至和主流背道而馳。這種質疑精神的本身令讀者體會到政治家的責任擔當。

  科勒德克非常關注中國。他説,“我們對於中國成功抗擊貧窮的表現,不僅要作出表揚,也要提出批評。”對於我國近年來的城市化、貧富差距拉大、國有企業效率低下等問題,他都提出了看法和建議。對於西方流行的“中國威脅論”,他則嗤之以鼻。他認為,中國的經濟現實被過分誇大。

  2004年波蘭於加入歐盟,帶來了“國家概念弱化”、“國家虛擬化”的思潮,在此背景下,我們更能理解科勒德克的理念。只要稍微放眼未來,我們就會發現,人類之間存在很多共同利益。每個人都是“霧霾製造者”,每個人都是責任主體。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波蘭準備加入歐元區
波蘭外長:減少貿易保護需中歐共出力
波蘭央行行長:中國匯改應注意速度
波蘭財政部拋售外幣
波蘭期待擴大對華出口
 
頻道精選:
【思想】僵屍APP是線上政務形式化 2013-06-14
【讀書】當前經濟形勢的六大前沿問題 2015-03-17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效率低下是科研投入最大的浪費 2015-03-26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