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都是"資本家",或大或小
2015-02-03    作者:聶聖哲    來源:經濟參考網
分享到:
【字號

  在我國,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資本家”曾經是個貶義詞,其定義長期以來是這樣的:資本家是指佔有生産資料,依靠剝削雇傭勞動榨取剩餘價值為生的人。包括産業資本家、手工業資本家、借貸資本家、商業資本家等。

  從以上措辭不難發現,這樣的定義是偏離了學術的根本立場屬性,即“中立原則”的。定義中“依靠剝削雇傭勞動榨取”這樣的描述,顯露出下定義者的立場,這對學術研究的客觀性與科學性,對探求事物的本質,有百害而無一利。不難看出,這是一種有着強烈政治價值取向的定義。這樣定義是出於當時政治的需要,對當時政府的行為起了不小的“幫助”和“護短”的作用。於是,1949年後的近10年時間,中國從公私合營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上完全消滅了他們所定義的資本家這樣一個“剝削階級”。

  事情總是充滿着戲劇性。自改革開放以後,特別是近二十年來,一些“敢為天下先”的人,一些勤勞有智慧的人,也夾雜不少有“背景”的人,靠勞動積累、智慧付出、“特殊”渠道等各種各樣的方式,紛紛變成了或大或小的資本“佔有”(嚴格地講,大部分叫“擁有”)者,擁有了生産資料,自然地過渡到傳統定義上資本家的階層。隨着更多的人有了一些積累,他們的積累又以各種方式投入到各類商業領域中以取得回報,這個人群便漸漸擴大,形成了大小“資本家”群體。這樣的人越來越多,就導致資本家一詞在我國漸漸地過渡成中性詞彙,中産階級以上人群所佔比例的擴大(其中包括為數不少的資本家),成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標誌性成果。但是,隨着反腐敗的力度加大,資本家一詞很可能又會暫時回到貶義詞的範疇。因為,有許多超級“資本家”不是靠勤勞和智慧致富,而是靠不正當的手段甚至違法的渠道獲得和積累財富——這種類型的資本家(嚴格來講是罪犯)曝光越來越多,資本家的社會形象就會或多或少地損毀,甚至走向負面……當然,這只是暫時的。我相信,隨着我國法治建設的深入,“不法資本家”的數量會不斷減少,市場化配置資源使得更多的品德良好的平民變成有良知的資本家,資本家的形象又會被重塑起來。

  其實,資本家就是資本家,就像科學家、醫生、學者一樣,只是社會分工不同而已,他們都在各自的行業中為社會的進步作貢獻。對資本家重新深入地認識,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是社會變得平和的標誌。資本家不僅僅自己盈利,他繳納稅款、吸納就業、推動法治進步、競爭中促進科技發展——有不少巨大的科技進步是在資本家的公司裏工作的科學家完成的,這裡面還不乏諾貝爾獎得主。而這些科學巨匠也都是傳統意義上被資本家“剝削”的工人。

  1984年發行的上海飛樂音響公司的“小飛樂”股票,是1949年後我國公開發行的第一隻股票,距今正好30年。重開股市,這就為全體中國人參與資本商業,進而成為資本家打開了大門。你有了股票你就是股東,就擁有了因生産資料而獲得利益的機會;這幾年股票狂跌,股民因此成為虧本的資本家——誰説資本家不會虧本呢?用個現代慣用的手法來表述,就是“負資本家”,雖説是負的,但也是資本家啊!

  我們還是回到謝作詩教授的這本新書上來。經濟學家有很多種,有的專注於某一方向的理論研究,有的是某一領域的行家,當然啦,還有的是一些利益集團的代言人……但是,謝作詩教授始終不忘自己不僅是經濟學家,更是哲學社會科學方面的學者,不忘記自己的終極職責:那就是關注社會的進步,發現進步中存在的問題,盡量提出解決方法。這些年,他用敏銳的目光,運用自己厚實的學術基礎,寫了300余篇短文。這些文章深入淺出,有的解讀現象,有的針砭時弊……先後在紙質媒體上發表,也在網絡等新媒體上流傳,擁有大量的讀者。

  費歇爾曾大膽地提出:“凡是能夠帶來收入的都是資産,機器設備、廠房、勞動、知識技能、動聽的歌喉、漂亮的臉蛋、美麗的身姿等等,都是資産。資産的市值就是資本,這市值也即未來收入流的現值。收入不過是資本的利息;利息不是收入的局部,而是全部。”

  謝作詩教授對當下人們生活的觀察是細緻的,在本書“人人都是資本家”的同名文章中,他在費歇爾對資本的科學論斷的基礎上,對人類的社會活動進行更深入的剖析,對許多經濟現象進行解構和總結,並提出了“人人都是資本家”這一淺顯而又極富內涵的經濟學論斷。

  “人人都是資本家”,這是一個極具創新的標題。這七個字,給人們的啟迪,甚至不亞於一本學術專著,它對社會本質揭示的深度令人驚嘆。在當今社會,有不少人都有數量不等的閒錢(有些人是在某段時間裏擁有閒錢)。這些閒錢,只要能産生出比本金多的錢,這多出的部分就是生産資料帶來的收益。這就告訴人們,生産資料帶來的收益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發生。大的如投資企業,中的如購買房産,小的如投資股市……這些其實都是生産資料帶來的收益。中國一直以來雖然是一個士農社會,但資本主義的萌芽一直沒有間斷過,這在很早就有記載,到宋朝是一個階段的高峰——人們哪怕買幾個雞蛋孵化成小雞或圈養,或銷售,都是摻夾着生産資料特徵的交易與回報。這就揭示了人類社會的本性——人們都喜愛交易,而交易是無法回避生産資料帶來的回報的。哪怕街上行走的乞丐,他/她手中的那只破碗,那身能引起人們同情的乞丐服——不管是怎麼得到的,也算是被“佔有”的生産資料的雛形或特別形式……

  “人人都是資本家”既對人類社會進行了深刻的剖析,也給當今的人們提出了啟示:只要你不是一個工作僅換回一日三餐而無任何其他回報的“裸做”工,只要你在維護日常生活後還有些許節余,你都可以成為資本家,你也就是資本家——因為你或多或少會用你手中的生産資料進行以盈利為目的的投入。不管這種投入的回報如何,投入的過程已經發生,投入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爭取獲利。其實,哪怕不是以盈利為目的投入,即使是不經意贏得的利潤,其生産資料帶來回報的特徵也沒能改變。

  提出“人人都是資本家”的觀點,在我國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資本無論大小,生産資料無論佔有時間的長短,其實實在在地在社會中出現並活動。有的以小博大,有的大進大出,有的小打小鬧,有的血本無歸……資本都在每個人手中,只是規模不同而已。現代社會的每一個人,都曾自覺或不自覺地成為過資本家,只是規模不同而已。隨着時代的進步,我們越來越清晰地發現,把生産資料與工具分開既不科學,也絕無可能!從謝作詩教授這本書中的多篇文章可以看出,他已經把生産資料的概念及內涵的不準確性和不確定性做了修正,使生産資料的範圍外延擴大,還原了生産資料的本質。也就是説,在現代社會裏,只要你不是靠出賣原始體力來換取一日三餐的“裸做”工(費歇爾認為,即便是“裸做”工,軀體也是生産資料的一部分),你就是一個資本家,只不過是微型的和巨型的差別而已。這樣的定義,帶來的是革命性的變化,資産階級的代表——資本家幾乎人人都是,只不過有人掙大錢,有人掙小錢,有人不掙錢,還有人虧本。對於是否雇工和所謂的“剝削”,都成了這些資本家“隨機性”和“延伸性”的事情——這只是依賴於經營規模和狀況的需要。“佔有”生産資料、雇人並“剝削”人的都是“資本活動劇”這部社會大戲的一個片段,在人人都是資本家的社會裏偶爾泛起的幾朵小浪花或一片巨浪而已。

  本書收錄的文章,涉及“政府與市場”“産權與合約”“民生與資本市場”“經濟與社會”四個大類,這些方面在“人人都是資本家”的前提下,不僅與人人有關,還與人人有互動。

  如果把本書的“人人都是資本家”這一篇文章作為閱讀本書的第一篇文章來讀,再把本書收錄的文章認真地讀一遍,必要時做一些讀書筆記,你起碼可以達到四個狀態:(一)認清自己就是資本家,或大或小;(二)對自己的經濟現狀可以分析得更透徹,對自家的經濟走向可以有所指導;(三)對當下的各种經濟現象可以理解得更加深刻,甚至能發現國家的有些經濟問題的癥結所在;(四)在與別人交流對某些經濟問題的看法時,能提出獨特有效的觀點……當然,如果你願意,還可以到某些電視台去當經濟方面的觀察員或評論員。

  當你讀完本書後,在覺得很有收穫的同時,可能也會感到作為經濟學家的謝作詩教授不僅治學嚴謹、思維敏銳,也是個風趣可愛的人!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與扎克伯格一起讀書 年輕CEO的新年計劃
“不讀書”與數字化時代的讀書
葉華《畫筆記:戰爭•人》讀書會
揚•馬特爾與總理的寂寞讀書會
讀書應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頻道精選:
【思想】轉移支付改革有助遏制財政尋租行為 2013-06-14
【讀書】公司文化對於它的成功至關重要 2015-02-04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寧夏徵地第一案:國企老總以司法"潛規則"搞垮民企 2015-02-03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