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最好的時代,一個最壞的時代
2015-01-23    作者:    來源:經濟參考網
分享到:
【字號

    亞歷克西斯奧海涅是一個似曾相識的名字,有點熟悉,又有點陌生。直到有機會翻譯這本書,我才從另一個維度重新認識了他以及他所處的時代,並再一次被他深深地感動和激勵。我和他處於同一個時代,你也是。正如狄更斯所説: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我們有幸一起生活在一個矛盾的大時代裏。

    2009 年底,我還沒從學校畢業,找到的第一份實習工作就是科技媒體,那時正值互聯網技術和科技創業的黃金時期——至少對於美國來説是這樣,各種各樣的網站和應用層出不窮,國內的科技創業圈也處於躍躍欲試的躁動期,間或也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産品出現。在誤打誤撞從事這份工作之前,我基本上是一個科技白癡。但我很快就愛上了這個充滿無限可能性的迷人領域,並把它當成自己可能要窮盡一生去挖掘的寶藏。我熱衷於尋找那些又酷、又有趣同時還有點追求的互聯網新鮮玩意兒,有的在當時看來一文不值,有的好像毫無用處,有的甚至完全讓人摸不着頭腦。我生怕錯過任何一家偉大的、可以引領下一波風潮的創業公司,説不定一不小心,下一個Facebook 或者 Twitter 就從眼皮底下溜走了。

    時光如梭,科技創業圈裏風起雲涌,大浪淘沙。大部分創業公司都像流星一閃而過,存活下來的也只是極少數。

    2010 年,一款名叫 Rockmelt 的社交瀏覽器橫空出世,創建者是原Netscape瀏覽器的聯合創始人馬克安德森,他也是目前硅谷知名的投資人。Rockmelt 的初衷是圍繞社交和搜索等人們常用的功能再造一個新型瀏覽器。它試圖將所有重要信息和常用服務通過網頁窗格和下拉窗口整合到一起,用戶不必在不同網站間進行切換。這個想法在當時看來很有潛力,一時間好評如潮。但 Rockmelt 只是曇花一現,除了創始人之外,現在誰還知道它是否存在呢?後來很多瀏覽器與 Rockmelt 有一樣的設計理念和功能,只不過Rockmelt 作為一種創新産品在獨立性上還是太弱,而且技術方面也沒什麼門檻。

    2011 年,IFTTT 以一個非常奇葩的應用形象出現,沒有人知道它到底是幹嘛的。IFTTT 是“If This Then That”的縮寫,它其實是一個條件觸發器,意思就是“如果這種情況出現了,就做那樣的反應” 。我想我大概是最早把 IFTTT 的新聞翻譯成中文的科技編輯。但 IFTTT 出現之後一度沉寂,僅在極小的極客圈子裏流行,成為一個小眾工具。畢竟那個時候的 Twitter還在為不知道如何使用自己網站上的海量數據而發愁,時不時還得應付由此造成的服務器壓力。我以為這又是一個短命鬼,然而事實正好相反,IFTTT表現出了頑強的生命力,它周圍的環境也今非昔比——如今,Siri、Google?Now、微軟小冰等個人智能助理類應用大行其道,再加上各種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層出不窮,甚至連 Yo 這種只能發一個單詞的社交應用都能迅速走紅。IFTTT終於等來了大有可為的廣闊天地。這個曾經的小眾應用正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前不久新浪微博也開始嘗試與它進行合作。

    像 Facebook 和 Twitter 這類應用不常有,但 Rockmelt 和 IFTTT 等類似應用卻比比皆是。雖然它們只不過是浩瀚互聯網世界裏的滄海一粟,但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方面卻發揮着獨一無二的作用——毋庸置疑,我們的生活被無數個這樣或成功、或失敗的産品改變着。作者在本書中描述的就是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甚至連空氣中都充滿了各種可能性。

    縱觀人類歷史,幾次大的標誌性技術革命的出現——從印刷術到電話、到電視、再到互聯網,都伴隨着人們改善自身命運的願望,特別是對自由和平等的強烈渴望。人們從這些新技術身上看到了美好未來的影子,尤其對互聯網技術寄予厚望。這項技術與生俱來的自由、分享、去中心化和平等特性,決定了它本身將會沿着人類無法左右的軌跡發展,也將給人類生活帶來前所未有的影響。正是互聯網技術本身導致了這樣一個偉大時代的降臨。奧海涅先生創辦的 reddit 就是在這個時代裏取得了成功。他在書中多次提到,如果沒有開放的互聯網,他就不可能成功,無數像他一樣的創業者也不可能成功,甚至連改變命運的機會都沒有。互聯網的確打開了一扇窗,好的技術在某種程度上的確能夠讓人自由。如果誰試圖破壞或者壓制互聯網的這種天性,勢必會引來抗議。當今世界的守門人,你們真的已經不屬於這個時代了!對於我們來説,這是最好的時代;對於你們來説,這是最壞的時代。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與扎克伯格一起讀書 年輕CEO的新年計劃
“不讀書”與數字化時代的讀書
葉華《畫筆記:戰爭•人》讀書會
揚•馬特爾與總理的寂寞讀書會
讀書應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頻道精選:
【思想】量化寬鬆難以推動歐洲經濟強勁復蘇 2013-06-14
【讀書】如何做好企業,如何做好企業家 2015-01-22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達沃斯推導全球經濟新棋局 2015-01-23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