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榮幸在此問候《頁巖革命》中文版的讀者們。本書討論的內容對中國有很多直接以及重要的影響。
由於石油和天然氣産量出現又一個高峰,美國已經在經濟、環境以及地緣政治方面發生了許多顯著的變化。有理由相信中國也可以經歷一場能源革命。越來越多的專家奔赴中國,希望能幫助中國從頁巖和其他岩石中開採石油和天然氣。如果中國可以從其大量的頁巖和其他岩石中開採出石油和天然氣,那麼中國將得到非常大的利益:用頁巖氣替代部分煤炭,有助於緩解中國目前日趨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多利用國內自産的能源,可以減少對外國資源的依賴。
世界上很多人都希望看到,中國能夠借鑒美國目前的經驗在這方面取得進一步的突破。中國溫室氣體的排放幾乎是美國的兩倍,並且按照每年8%的速度在增長。到2020年,中國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估計會達到美國的四倍。要真正控制全球變暖的趨勢,中國得把能源的重心從煤炭轉到天然氣上,而要做到這一點,唯一的辦法就是中國對其豐富的頁巖資源進行開採。
目前來看,儘管中國和其他一些國家對含有石油和天然氣的頁巖進行了開採,但進展還是比較緩慢。中國頁巖的開採難度比美國和其他國家的要大,而且中國也還沒有輸送管道以及其他相關基礎設施。但是中國頁巖氣儲量世界第一,石油儲量世界第三。在中國研究過的人士説,中國在今後五到十年內,會在頁巖氣開採方面有巨大的進展。
參與過美國早期頁巖氣開採的林德爾 布裏奇斯是美國資深地質學家,他經營一家名為“純凈地球資源”的顧問公司。他曾經來到中國,教授“水力壓裂頁巖法”。他説,中國至少在十年之後才可能有“非常大量的生産”。這個速度對很多中國人來説可能太慢了,不過布裏奇斯説,美國的那些“個體戶”們也是花了很多年時間才成功的。
“我幹這個已經27年了,這東西不是你花幾星期就能學會的。沒有什麼特效藥,必須埋頭苦幹。”他説,“我覺得中國最終能行的,但是有些過程會比中國人想象的要久一些。”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物理教授理查德 穆勒説:“我覺得中國目前的癥結是:他們大多數人認為,可以用類推的方法鑽探,而不是從零開始根據最基本的原則運作。不過,我還是保持樂觀的態度。”
《頁巖革命》講述了幾位執著的“個體戶”如何運用他們離奇的想象力打破所有壁壘,在美國找到了數量驚人的石油和天然氣。具有創造力而且堅忍不拔的中國人也在努力地尋找這些資源。如果他們成功了,中國會獲益,全世界也會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