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上市融資推進移動通信發展
2014-10-22    作者:    來源:經濟參考網
分享到:
【字號

  移動通信網絡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移動通信業務在電信行業的業務份額比重越來越大。作為電信行業的一員,我的工作與移動通信的關係也越來越密切。不過,我事先不曾想到,1999年以後,移動通信會成為我工作生涯的全部,我在這一年的2月,離開了信息産業部綜合規劃司司長的崗位,加入了中國聯通。

  從1999年到2004年,我在中國聯通工作了將近6年,先後擔任常務副總裁、總裁和董事長。

  聯通公司成立於1994年,這是由當時的電子部、電力部、鐵道部發起組建的,由10多家股東組成的以經營基本電信業務為主的電信運營公司,股東中包括一些大型企業,如中信、華能、華潤、光大、招商局等公司。聯通公司的成立,結束了電信行業獨家經營的局面。

  聯通以市場挑戰者的角色出現在移動通信的大舞&上。對於一個弱小的市場新進入者,聯通公司在發展初期遇到了許多困難。當我們加入聯通的時候,前任的管理團隊已經帶領員工艱難地開拓出一條道路,但是仍面臨着許多難題,缺資金,缺基礎設施,缺用戶規模,缺技術人才。

  1999年2月,信息産業部楊賢足副部長到聯通公司任董事長兼總經理,我與時任中國電信(香港)公司董事長,曾任郵電部財務司司長的石翠鳴也一起加入聯通。我任常務副總經理,石翠鳴任分管財務的副總經理。

  楊賢足董事長多年來在郵電部門擔任領導工作,有着豐富的經驗。面對着重重困難,首先開展的是理順公司的投資體制和管理機制的工作。

  聯通公司在發展初期,由於缺乏資金,採用了一種被稱為“中中外”的融資方式。由聯通的股東與境外公司設立合資企業,再由合資企業與聯通簽訂項目合作的協議,由合資公司提供資金,雙方在一定的區域內聯合投資建設通信網絡,建成後,由聯通公司經營,雙方按約定的比例分享收益。這種模式緩解了聯通成立初期缺乏資金的困難,但也帶來了許多問題,最大的問題是産權模糊,管理分散,這既不符合國家的政策,也不利於聯通公司的長期發展。要使聯通公司實現快速和持續發展,必須改變這種融資方式。

  在中介機構的協助下,聯通公司按照國家的政策,與合作方進行談判,採取“退還本金,適當補償”的方法,在不長的時間內完成了對“中中外”項目的清理。此舉使公司産權明晰,為此後的上市融資創造了必要條件。

  這是一項很困難的工作,“中中外”項目的外方涉及11個國家和地區的32家電信公司,共有49個合作項目。談判的關鍵是在退還本金之後,如何給予適當的補償。聯通公司將項目分成三類分別對待:A類是在沿海發達地區實施的利潤較高的項目,其補償率參照同期銀行貸款利率適當上浮;B類是在次發達地區實施的利潤一般的項目,其補償率參照同期銀行貸款利率;C類是在不發達地區實施的效益較差的項目,補償率參照同期銀行貸款利率適當下浮,但高於存款利率。外方基本能夠接受這樣的方案,但是談判的進展很慢。聯通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提出,如果聯通上市,可以給參與“中中外”項目的海外投資者一定數量的認股權證,即在一定的時間內,以招股價購入聯通一定數額的股票。聯通的這一舉措使許多“中中外”的外方參與者加快與聯通達成協定,對聯通的上市持支持態度。

  我們這些新加入聯通的人,沒有參加過當初“中中外”合作項目的談判,一見面,就與外方板着臉談退出的問題,一開始,外方很不理解。經過我們的反復解釋和勸説,外方也明白了建立明晰的産權體系和規範的投資體系的必要性,積極予以配合。有的後來成為聯通上市後很好的合作夥伴。例如美國的著名電信創業家克雷格R26;麥考(Craig McCaw)先生曾參加過聯通在上海的“中中外”項目,在項目終止後,一直與聯通保持很好的合作關係,後來還成為聯通上市公司第一屆董事會的外部董事。

  公司通過重組,改變了過去分散的管理方法,建立了總公司和分公司之間的“總分結構”,即只有總公司具有法人資格,省一級的公司都是分公司,而不是具有法人資格的子公司,這種結構更有利於集中高效的管理。

  90年代末,移動通信市場已經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中國聯通經過5年的努力,已經初步建立起一個覆蓋大部分省市的GSM網絡。政府大力支持聯通的發展,並採取了各項措施支持聯通的重組,例如,將國信尋呼公司成建制劃入聯通,直接撥付50億元資金注入聯通。當時,市場對移動通信的需求非常強勁,聯通公司也抓住機遇,迅速擴大移動通信網絡。

  中國聯通的GSM網絡迅速擴大,用戶數量快速增加。作為一個新的電信運營商,不僅要在市場上站住腳,還要建立起自己的經營特色。面對市場的激烈競爭,聯通管理層在制訂發展規劃時,提出了“建立新機制、建設新網絡、採用高技術、實現高增長、發展綜合業務”的發展方針,並特別注重實現差異化的?營。

  要實現這樣的發展計劃,急需拓寬融資渠道,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聯通上市融資的工作正式啟動了。經過反復的分析,中國聯通決定按照“整體上市,分步實施”的部署,先選擇數據通信、長途電話、尋呼業務和12個分公司的GSM移動通信業務作為首批資産上市。

  全過程地參加中國聯通上市的過程,對我來説是一次接受國際資本市場基本知識啟蒙教育的機會。

  對於要準備上市的企業來説,最重要的是兩件事:對內,要建立符合上市公司規定的企業治理體系;對外,要把公司的發展故事告訴資本市場。

  中國聯通籌備上市的時候,正好是互聯網泡沫達到高峰的階段。當時國際上有一些互聯網公司依賴風險投資,用燒錢的方式,快速擴大市場份額,不計效益,只求吸引眼球,把股票價格推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高度。在那段時間裏,經常有人來找我們説,只要與他們一起成立一個合資公司,用一下數據和互聯網的概念,就能在股票市場上賣出好價錢。

  在我們剛剛接觸到國際資本市場的時候,就面臨着這樣一個局面,確實是有一種眼花繚亂的感覺。摩根士丹利和中金公司擔任了中國聯通上市的財務顧問、聯席保薦人和&&協調人,我們經常與投行一起討論資本市場的現狀,對我們來説是很好的學習機會。

  在每次討論上市工作的會議上,第一個環節總是通報國際資本市場情況,由摩根士丹利資本市場部的負責人介紹國際資本市場的最新情況,有時是到會議室來介紹,有時是通過電話會議的方式。雖然我以前也關心這方面的信息,但是,只是作為一種國際經濟新聞來聽的,在上市的過程中,突然感覺到國際資本市場離我們已經如此之近,一下子還是有點適應不過來。2000年初,已經開始出現質疑互聯網泡沫的聲音,我們也擔心在這樣的時候上市是否合適。


123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揚•馬特爾與總理的寂寞讀書會
讀書應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夜半讀書:追尋片刻安寧
讀書是讀一顆高拔靈魂的思考
讀書,為了遇見更好的世界
 
頻道精選:
【思想】“工資過快上漲有害”的真實與謬誤 2013-06-14
【讀書】日本經營者所應具備的精神 2014-10-21
【財智】紅周一藏三隱憂 A股迎經濟數據密集發布期 2014-10-21
【深度】反壟斷“嚇退外企”? 2014-10-21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