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真槍真刀"地解放科技生産力
2014-10-20    作者:杜躍進    來源:經濟參考網
分享到:
【字號

  2013年,我代表經濟參考報社邀請傑裏米裏夫金先生來中國交流時,他在演講中一再重復的一句預言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在分佈式太陽能、風能等得到充分發展和利用的未來,人們可能像今天通過互聯網近乎免費地生産和消費信息一樣,借助能源互聯網近乎免費地生産和消費能源。

  擺在讀者面前的《零邊際成本社會》,可以説是裏夫金先生對他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書中這方面觀點的進一步闡述和發揮。如果回溯得更遠一些,有讀者可能記得,20世紀80年代,他還寫過一本中文名為《熵:一種新世界觀》的著作。從那裏,我們可以發現,這位多産的趨勢學家思想演繹的理論原點乃是熱力學第三定律。

  如果説21世紀註定是一個遠甚于20世紀的“顛覆的時代”,那麼在《零邊際成本社會》一書中,裏夫金先生將這個時代的顛覆聚焦在了彼此密切相關的兩個方面,一是技術和基礎設施的嬗變,即由通訊互聯網與逐漸成熟的能源互聯網、物流互聯網融合而造就的物聯網革命。他在新作中描繪道:“物聯網將把這個集成世界網絡中的所有人和物都連接起來。物聯網&&的傳感器和軟體將人、設備、自然資源、生産線、物流網絡、消費習慣、回收流以及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連接起來,不斷為各個節點(商業、家庭、交通工具)提供實時的大數據。反過來,這些大數據也將接受先進的分析,轉化為預測性算法並編入自動化系統,進而提高熱力效率,從而大幅提高生産率,並將整個經濟體內生産和分銷産品和服務的邊際成本降至趨近於零。”

  二是因這種革命而日益凸顯的市場經濟的體制性悖論:競爭與創新驅動生産效率持續提升和邊際成本持續下降,可是當邊際成本趨近於零時,商家將無法收回投資,利益相關方也無法獲得滿意的利潤,行業巨頭會因此爭取市場份額以建立壟斷,阻礙“看不見的手”引領市場達到生産和消費近乎零成本的最有效模式。針對這一似乎無解的矛盾,裏夫金預言,資本主義時代正在淡出世界舞&,新興的物聯網正在催生一種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新經濟模式:協同共享。在未來幾年,幾乎所有的經濟領域都將引進“零成本”模式。在全球協同共享模式和各經濟體依賴性不斷深化的背景下,人類正邁入一個超脫于市場的全新經濟領域。

  姑且不論這種幾乎與經典社會主義不謀而合的經濟模式對未來社會的構想如何,互聯網以至“互聯網+”時代帶來的種種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的趨勢,確實正在真實地發生著。裏夫金在新作中勾勒了這樣三個方面的變化:

  現在已經有上百萬的“産消者”(消費自己生産的商品)在全球範圍內以接近零邊際成本的方式製造“綠色電力”(greenelectricity)。據估計,全球有將近10萬名業餘愛好者採用3D(三維)打印技術以近乎零邊際成本的方式生産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同時,600萬學生正在參與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慕課”)。近乎零邊際成本的網絡課程不但由世界知名教授授課,學生的學分還能得到大學的認可。在這三個例子中,雖然前期成本相對較高,但都有增長指數曲線,就像過去幾十年間將計算機運算的邊際成本降低至接近於零的指數曲線一樣。在未來20~30年裏,各大洲和全球網絡中的産消者將以近乎零邊際成本的方式生産並共享綠色能源、商品和服務,並且通過在線虛擬課堂學習,進而將經濟帶入一個商品和服務幾乎免費的時代。

  同樣地,生活在發展中國家的我們,也日益感受到這種新的數字化技術和力量的影響。它不僅是更為便捷的工具,更是快速拓展發展空間的力量。無論是旅遊、租車、零售等典型消費經濟,還是金融、電信、傳媒、醫療等高壁壘行業甚至一些更為複雜、高端的領域,也開始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化。毫不誇張地説,夢想一旦插上互聯網的翅膀,便會成為絢麗多彩的現實。君不見,只因牽手淘寶而“觸網”,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天弘基金便異軍突起為行業翹楚。

  “互聯網+”的重要延伸便是物聯網。它正在被廣泛應用於綠色農業、工業監控、公共安全、城市管理、遠程醫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環境檢測等領域,並以其強大的生命力、滲透力和擴散性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社會生活方式、産業形態、商業模式、價值觀念乃至生態環境的變革。

  全球著名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把物聯網視為改變生活、商業和全球經濟的12大顛覆性技術之一。美國資訊研究機構福雷斯特公司預測,到2020年,全球物物互聯的業務與現有的人人互聯業務之比將達到30:1;思科公司預測,到2020年,物聯網將通過節約成本和增加收益,創造14.4萬億美元的價值。越來越多的研究者意識到,物聯網不僅打破和顛覆了傳統思維,而且將觸發生産力的革命和躍遷。生産者協同製造、敏捷生産、動態聯盟、大規模協作等生産方式和創新模式將被無限激活和放大。

  有識於此,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將物聯網確立為培育核心競爭力的戰略重點。美國已明確將物聯網上升為國家創新戰略的重點之一;歐盟制定了促進物聯網發展的14點行動計劃;日本的U-Japan計劃將物聯網作為四項重點戰略領域之一;韓國的T839戰略將物聯網作為三大基礎建設重點之一。可以説,全球新一輪物聯網浪潮與物聯網産業發展的競爭大幕已然拉開。發達國家一方面加大力度發展傳感器節點核心芯片、嵌入式操作系統、智能計算等核心技術,另一方面加快標準制定和産業化進程,謀求在未來物聯網的大規模發展及國際競爭中佔據有利位置。

  為應對這場全新的變革和競爭,中國也開始了積極的部署和行動。2011年,工信部制定了《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要重點培養10個物聯網産業聚集區和100個骨幹企業,實現産業鏈上下游企業匯集和産業資源整合。北京等28個省市先後制定了發展物聯網産業的規劃政策,積極打造智慧城市,發展物聯網示範工程,培育物聯網産業,研發物聯網核心技術。隨著中央和地方政府一系列産業支持政策的&&,國內物聯網産業已初步形成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區等四大區域集聚發展的總體産業布局。

  青銅器時代、蒸汽時代、電氣時代、信息時代……歷史變遷的一個個節點都表明,科技創新是人類社會進步與發展的原動力。然而,與以往相對單一或特定領域技術革命不同的是,當今人類正在進入一個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等交叉融合,技術環境和基礎設施深刻變化,進而可能帶來經濟社會發展“指數級增長、數字化進步和組合式創新”(見埃裏克布萊恩約弗森和安德魯??麥卡菲所著《第二次機器革命》一書)的新時代。

  對於在“三期疊加”中艱難轉型的中國來説,這無疑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如何將這稍縱即逝的歷史機遇化作推進中國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契機成為擺在當代中國人面前的嚴峻考題。我想,終極答案可能只有一個:通過“真槍真刀”的改革,最大限度地突破思想牢籠,最大限度地破除利益固化藩籬,最大限度地激活市場主體,最大限度地解放和發展以科技創新為先導的生産力。

(《經濟參考報》總編輯)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頻道精選:
【思想】“工資過快上漲有害”的真實與謬誤 2013-06-14
【讀書】日本經營者所應具備的精神 2014-10-21
【財智】紅週一藏三隱憂 A股迎經濟數據密集發布期 2014-10-21
【深度】反壟斷“嚇退外企”? 2014-10-21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