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的老圖書館中沉睡了將近210年後,一本印製於1770年前後的中國古代樂譜被重新發掘出來。
受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老圖書館邀請,劍橋大學音樂系、聖約翰學院訪問學者,中國南京藝術學院副教授楊健專程前往鑒定這本被當地人稱為“奇怪的中國小冊子”的藏書。看到這本寫有漢字的小冊子時,楊健初步推斷其為非常稀有的中國古代工尺譜。後據專家初步鑒定,這本中國古樂譜十分罕見,印製於1770年前後,此前未見過類似的副本。該書題為《弦笛琵琶譜》,即為中國笛和琵琶等管弦樂器而準備的樂譜。翻開封面後的第一頁是包含簡短序言的目錄頁,隨後第二頁簡單介紹了三件中國樂器:簫、笛和三弦。接下來的八頁是以中國古代常用的很多種記譜法之一——工尺譜記寫的13首樂曲。
據專家介紹,中國古代音樂中最尷尬的問題之一便是缺乏可靠的記譜流傳,這本小冊子將有望成為對當前有限文獻的寶貴補充。中國廣州星海音樂學院教授吳志武&&:“這本罕見中國古譜的重新發掘,很可能會對當前的中國傳統音樂研究和表演起到關鍵作用。”他將對此樂譜展開更深入、具體的研究。
該古樂譜上有英國數學家詹姆斯 英曼的簽名。1805年,詹姆斯 英曼在劍橋大學學習期間,向聖約翰學院的圖書館捐贈了一箱中國書,其中包括這本古樂譜。1803年12月,英曼在廣州停留了幾週。據推測,英曼很有可能是在此期間得到了這本古樂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