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公益化與市場化之辯
2014-02-10   作者:鄭渝川  來源:經濟參考網
分享到:
【字號

    英國的國家醫療服務系統(National Health Service,簡稱NHS)建立於1948年,自此醫療服務成為英國人的一項國民福利。除了一小部分對醫療服務有更好要求的富人除外,英國公民享受着免費供給的醫療服務。英國的NHS體制孕育於二戰,構成了與美國市場化的醫療體制的根本性區別,即基於“禮物經濟”的非市場化的醫療服務系統。英國也因此被視為所謂的“福利國家”。

    20世紀80年以來,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掀起公共服務私有化改革,儘管美國的醫療系統被公認為市場失敗的現實例子,英國政府仍以此為模板啟動對NHS系統的市場化、商業化改革。儘管如此,英國NHS系統的公益性、非商業化色彩依舊濃厚,這就使得該國醫療領域中出現的問題(比如重症死亡率過高、病人排隊輪候看病的時間過長),在原因解釋上有了爭議,一些人認為市場化、商業化改革應該縱深開展,而另一些人則強烈抨擊先前的改革,呼籲重建NHS與市場的隔離。

    曾在威爾士礦區以全科醫生身份行醫三十年的英國醫生朱利安圖德哈特,長期以來是NHS系統的辯護者和捍衛者,他是英國全科醫生皇家學院首屆“發現獎”的得主。朱利安圖德哈特2006年出版了《醫療服務的政治經濟學:英國國家醫療服務系統從哪來,到哪去》一書,在英國引起很大反響,而今引進到我國出版的是此書的第二版。這本書追溯了NHS系統的建立於發展過程,詳細剖析了英國醫療公共服務供給的方式、體制系統形成的原因及背後的社會關係,澄清了醫藥企業及其游説集團對公益性的NHS系統發表的抹黑式批評。

    朱利安圖德哈特在書中引用了大量來自於英國實際醫療過程的證據,還引述了美國等其他國家和地區不同醫療體制運作的實例,有力的闡明了將商業模式特別是股東主導模式用於醫療服務系統是不合適的。在他看來,醫療服務系統的目標,是用最優效率來服務納入服務範疇的所有對象,這與商業模式的盈利性存在矛盾。

    這種矛盾究竟意味着什麼?盈利性追求,使得以治療而非預防為導向的醫學干預健康狀態的次數陡然增加。非但患者看醫生的次數、做手術的次數、住院的次數被人為延長,即專家們常提到的“過度醫療”,而且還誘導醫療界將更多邊緣性、模糊化的問題界定為疾病(醫療需求)。這方面最典型的例證就是青少年最近幾十年被診療為各種心理、精神疾病的比率大幅增長,商業化的醫療機構連同醫藥企業就是兩大推手。以美國為例,8000萬18歲以下兒童中就有400-500萬通過醫生處方而獲得並服用興奮性藥品,這産生了每年10億美元的市場。同樣,在英國等國家,在衞生主管部門解除對兒童服用精神類藥物的嚴格管制後,這類藥物的開藥量就垂直上升。

    朱利安圖德哈特以英國NHS系統1948-1980年運作情況為例,指出公益性的醫療服務更能推進預防、健康教育。而在治療環節,公共醫療服務有助於保障治療的持續性,使得患者特別是中低階層的患者能夠得到水平可靠、穩定、具有連續性、因人而異(兼具靈活性)的治療和照顧,也更能促進醫患信任,讓患者更可能成為醫療過程的參與者而不僅僅是被動接受對象。反過來,市場化的醫療服務,不僅有意促成更多“交易”(會診、開藥、檢查、手術和住院),而且醫生的臨床決策也將趨於倉促和衝動,加劇了患者的被動性,將之僅僅定義為醫療服務的“消費者”,醫患信任也就蕩然無存。

    仍以英國NHS系統在改革前的運作,以及開展商業化改革後保有的公益性特徵而造就的行為軌跡為例,公益性的公共醫療服務對革新持懷疑態度,這很可能使公立醫院不能很快擁抱革命性的治療新技術和新設備,卻避免了被醫藥和醫療器械廠商公關,而讓患者來承擔不成熟技術和設備代價的可能。也因為NHS系統的公益性,使得其無法回避公眾監督和公共問責,醫療機構不能用所謂商業機密來掩蓋具體運作情況。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作家不讀書之風日盛 最應該讀書的人不讀書了 2013-12-04
《鏈結》:一本複雜網絡的科普必讀書 2013-10-25
了解硅谷"前世大半生"的必讀書 2013-10-18
“讀書無用論”是功利者們的座右銘 2013-09-03
書店倒閉並非因不讀書 消費習慣改變成主因 2013-07-1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