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唸有多重要,檢驗的標準不在於信念本身包含怎樣的話,以及如何被強調和重復,而是獲得怎樣的執行。許多企業強調顧客至上,宣稱這是其安身立命的信念(理念、宗旨),卻以傲慢的態度對待顧客,無論在賣場,還是電話熱線、售後服務等環節皆是如此。
更多的企業則表現出迷茫,即向顧客提出産品或服務的公道價格,以及及時的配套服務之外,不知道如何善待顧客,如何體現顧客至上。全球知名的迪士尼研究專家比爾 卡波達戈利和林恩 傑克遜就認為,檢驗顧客是否真正重要的最好方法是,看企業如何處理顧客遇到的問題和顧客的抱怨。
他們談到了迪士尼處理客戶抱怨的一個案例,一次登記入住酒店後,在乘坐迪士尼園內游覽車的途中,一位客戶隨口提到他的房間裏酒吧間的水槽有煩人的滴答聲,但這位客戶沒時間保修。游覽車司機馬上説,會幫客戶留意。客戶在就餐返回房間後,水槽的問題已經解決了,並且那位司機還在下班後趕到客戶房間確認問題是否得以解決。這個案例可謂“以人為本”和“顧客至上”的最好説明。我們可以由此聯想到我國國內近年來大獲成功的一些代表性商業企業,包括7天酒店、海底撈火鍋等,都善於通過有效授權,為顧客提供盡可能周到的服務,儘管這些企業與迪士尼、四季酒店等全球知名品牌還存在客戶服務水平的顯著差異,但可以説擁有同樣的成功秘訣。
以顧客至上為信念,並不僅僅意味着被動等待客戶投訴、幫助其解決問題,而應更為主動的調查並解決顧客在産品、生産和服務過程中的問題,激發創新精神。比爾 卡波達戈利和林恩 傑克遜合著的《迪士尼魔法:從童話城堡到娛樂王國的經營之道》一書,為此特意引入並詳細評述了美國格裏芬醫院的案例,證明企業主動調查顧客問題並以此作為企業創新發展的驅動力,是跨行業存在的可行法則。
《迪士尼魔法:從童話城堡到娛樂王國的經營之道》一書闡述了迪士尼等成功企業長盛不衰的經營之道:夢想、信念、勇氣、行動。正如本文前面已經提到,信念的正確性,在於有效性、可執行性,這有賴於企業領導者對信念形成信仰,並將之切實轉化為企業團隊可以長期執行的使命。只有這樣,才能讓信念從企業家一個人提出的口號,變成團隊長期聚焦的焦點。
對於許多企業家、創業家而言,作為願景方式體現的夢想,可以發揮激勵作用,但他們並不知道如何發揮這樣的作用,只好將之列為文本。書中則對應介紹了迪士尼、惠而浦等知名企業實踐夢想,開展“夢想度假”活動的經驗。這些經驗包括,鼓勵所有員工加入結構化的、能幫助解決問題、充實意見的想象中,以釋放創造力;鼓勵員工去構想組織五年後模樣的故事,並提出具體轉化願景的實踐步驟;確定組織必須信奉的價值觀以實現願景,並告知團隊成員、顧客、供應商、股東。
迪士尼創始人華特 迪士尼通常被描述為一個天生的冒險家,甚至被稱為“瘋子”。《迪士尼魔法:從童話城堡到娛樂王國的經營之道》一書指出,迪士尼並非漫無邊際的開展冒險創新,而是在創意符合其藝術構想,又在財力允許的情況下,才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放手一搏。與之同時,企業還必須注意樹立長期視角,避免短視思維。
《迪士尼魔法:從童話城堡到娛樂王國的經營之道》書中在談到行動時,特意強調企業應向員工提供符合要求的培訓。迪士尼培訓方式在企業界中顯得與眾不同,體現出鮮明的教練式培訓色彩,培養新員工對完美主義的認知。在此基礎上,迪士尼通過嚴格的“九步”方案,對那些激動人心的創意構想進行具體轉化:提出創想或幻想——評估概念——探討可行性——完成主要的計劃——設計細節、設備、材料——準備合同文件——修建現場基礎設施和開發工作區域,制定演出要素——安裝、檢查、調整——演練、改進、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