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家靠什麼走向世界
讀《走向世界的銀行家》
2013-12-10   作者:陶資仙  來源:上海證券報
分享到:
【字號

作者: 威廉 R. 羅茲
出版: 機械工業出版社
  截至2011年底,在全球市值十大銀行榜上,我國的銀行佔了四席:中國工商銀行高居第一,中國建設銀行排名第二,中國銀行位列第四,中國農業銀行第五。在2012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上,工行、建行、農行、中行、交行、招行,六家銀行躋身其中。可是,在營業收入上,法國巴黎銀行、西班牙國家銀行、美國銀行、滙豐銀行都排在我國最賺錢的中國工商銀行之前。在英國《金融家》雜誌綜合資産規模、盈利能力以及股票表現作出的“全球銀行1000強”排名中,中國工商銀行也只排在了第六位。

  為什麼我國規模上、盈利能力上的世界級銀行,在競爭力上、認可度上卻難以得到相應的位置呢?全球最著名管理諮詢公司之一的麥肯錫可謂一針見血,優秀的全球性企業有52%的收入來自本土以外,但中國工商銀行境外收入也僅佔總收入的3.49%,國際化程度還很低,其光鮮的體量、盈利能力更多依靠在國內的壟斷和政策支持。在眾多的原因中,中國有了世界級體量的銀行卻還沒有世界級的銀行家,是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世界級的銀行家,應該具有什麼的素質呢?《走向世界的銀行家》提供了一個參照。書中的主角、也是作者威廉羅茲在業界內有着“金融外交家”之稱,曾在花旗集團服務53年,是花旗集團和花旗銀行已退休的高級副董事長和高級官員,退休後繼續擔任花旗高級顧問,目前擔任威廉羅茲全球顧問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布朗大學教授,以及28個社會兼職,曾先後被選派為國際性銀行的顧問委員會、債務重組小組負責人,參與阿根廷、巴西、牙買加、墨西哥、秘魯、烏拉圭、韓國等數十個國家的債務重組和銀行融資。他曾與高層領導人、政治家、鐵腕人物共事,面對武裝分子的干擾、直面相對而坐的荷槍實彈的財政部長……並促成鉅額金融交易。而在一次次非常有技巧的果斷處理危機的背後,是羅茲對銀行業的國際銀行業務發展和管理,特別是近年來全球銀行業和金融業的發展趨勢的把握,可以説,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全球金融危機的發生、發展和危機處理的第一手實際操作的種種細節,都是從這個把握出發的。

  當下,全球債務問題愈演愈烈。面對同樣的危機,為什麼有的銀行只能倒閉或者被兼併,而有的銀行不僅能安度危機,還能擴張版圖;面對同樣的市場,同樣的顧客,同樣的産品,同樣的服務,為什麼有的銀行效益好,有的卻震蕩不斷?優秀的領導可以帶來優秀的思想, 優秀的思想可以帶來優秀的文化,優秀的文化可以帶來優秀的制度,優秀的制度可以帶來優秀的員工,優秀的員工可以帶來優秀的産品,優秀的産品鑄就了優秀的企業。銀行和其他生産型企業不同,雖然産品的差異度不那麼明顯,但在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來不得半點等待,銀行掌門人的領導力就特別重要了。

  在威廉羅茲看來,要成為走向世界的銀行家,須具備八個方面的領導力:一是大膽、果斷,面對混亂局面,能對如何行動堅持自己的決策,並願意承擔其責任;二是預判結果,預見問題,遇到問題,要退一步,放眼全局,了解事件參與各方的動機、優勢和劣勢,找出應對辦法;三是及時行動,即使徹夜無眠,也要抓住時間,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四是採取行動要及時、全面,不能坐在辦公室空想,不能依賴電話,唯一的途徑就是登上飛機,去和相關的關鍵人物會面;五是無視恐嚇,維護正義,在正確的時間不能向後退縮,甚至要善於借助公共輿論的手段;六是處理危機,要把握屬於自己的機會,因為面對危機,不採取行動和行動失敗並無差異;七是了解他國的文化、歷史、風俗和語言;八是建立共識,並用創新方式解決問題。

  威廉羅茲將他心目中的銀行家的每一項重要領力都作為單獨一章,並結合他的經歷作細緻分析。如2006年收購中國廣東發展銀行的股權交易時,在尚未就各個重要事項達成一致意見的情況下,堅持簽署合同;1997年面對亞洲金融危機建立“風險窗口”評估體系;1991年對自身的債務危機不是增加準備金,而是核銷壞賬、減記債務;從1997年到2010年,一直堅持督促美國政府與韓國達成雙邊自由貿易協定;1994年,面對阿根廷把花旗銀行分支機構國有化的威脅,絲毫不讓步;借1989年柏林墻倒塌所創造的機會,在前蘇聯勢力範圍內的所有國家開設了分支機構;為了在中國開展業務,學會説中文詞語和簡單的普通話;2001年以“事先行動”説服布什總統對陷入經濟困境的土耳其發放貸款……

  銀行是金融系統的核心,對內直接關係國計民生,對外事關國家的金融安全。當下,我國宏觀經濟進入了下行周期,世界經濟前景未明,國際國內貨幣政策劇烈變動,給我國銀行的經營管理帶來了嚴峻挑戰。其中,最大的挑戰就是,長期以來,我國商業銀行的行長們多是懂銀行的官員,而不是懂政治的銀行家,他們本質上更重視行政級別,而不是具有獨立利益和獨立地位的、不同於政府官員的職業銀行家。縱觀世界銀行發展史,銀行的競爭實際上就是職業銀行家之間的競爭,成功銀行的背後,必然有成功的職業銀行家。

  未來,中國商業銀行在國內的市場化程度將進一步提高,在國際市場遭遇到風險和挑戰勢必進一步增大。中國不僅需要大批職業銀行家,更需要走向世界的銀行家。有志於走向世界新一代中國銀行家,不妨來細聽威廉羅茲的忠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作家不讀書之風日盛 最應該讀書的人不讀書了 2013-12-04
《鏈結》:一本複雜網絡的科普必讀書 2013-10-25
了解硅谷“前世大半生”的必讀書 2013-10-18
“讀書無用論”是功利者們的座右銘 2013-09-03
書店倒閉並非因不讀書 消費習慣改變成主因 2013-07-1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