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日本為何對周邊島嶼"永不放棄"
2013-11-22   作者:  來源:經濟參考網
分享到:
【字號

  2010年9月7日,日本巡邏船撞壞中國漁船,逮捕中國船長,並擬對中國船長判刑,中日之間就釣魚島問題再起波瀾。此前,日本於8月21日決定把25個離島“國有化”,以作為“劃定大陸架面積和確保海底資源的據點”。這些島嶼中,也觸及日本與中國存有紛爭的釣魚島。

  在一系列的外交博弈後,日本放人。此後,又發生了日本議員空中視察釣魚島、日本民間人士申請登島調查、石原慎太郎號召日本人為釣魚島捐款等事件,可謂風不平,浪不靜。中日在釣魚島海域的對峙事態還應該深入一步,分析並了解日本對周邊島嶼為何如此執著,為何永不放棄。

  首先,可以大致羅列一下日本和鄰國的島嶼之爭。

  日本是個島國,四面環海,和鄰國都有島嶼爭端。國後、齒舞、色丹、擇捉等北方四島“二戰”以後處於蘇聯管轄之下,至今仍在俄羅斯掌控之中,俄稱之為南千島群島。

  2010年8月底,一個日本旅游團拿了俄羅斯的簽證到國後島觀光,日本外務省大怒,認為這等於承認四島歸屬俄羅斯,於是乎,首相菅直人也坐不住了,委託前任鳩山由紀夫到俄羅斯,和梅德韋傑夫總統談北方四島爭端。

  日本和韓國也有島嶼爭端。獨島(日本稱竹島)距韓國鬱陵島只有約90公里,而其距離日本最近的隱岐諸島約為160公里。雙方都堅稱自己擁有主權,獨島之爭是韓日關係中最為敏感的問題之一。

  再往前追溯,今日的沖繩當年稱琉球,向中華進貢,1608年薩摩藩攻打琉球,從此形成中日共治的局面。明治維新時期,日本趁清朝內憂外患之際,獨吞了琉球。

  當時,琉球國王派使臣向大清求救,官方思慮再三,來了句“化外之地,就不要爭了”,一句話,讓琉球的華服衣冠成為和服。無獨有偶,“二戰”後,美方曾多次要日本把琉球交還給中國,但蔣介石擔心日本日後找麻煩,遂拒之。

  和中國的“大度”相比,日本在島嶼問題上可謂錙銖必較,這麼做,有民族文化的原因,有經濟上的考慮,也有政治上的因素。

  無論是引入中華文明還是歐美文明,日本人總難逃脫島國文化的特徵。島國文化的特點論述起來足可以寫幾本書,但簡而言之,行事精明、短視、小氣、缺乏大局觀,頗有“我的是我的、你的還是我的”氣概,這些,和日本人打交道多的朋友,都深有感觸。有這樣的文化基礎,國土狹小的日本對島嶼自然不會讓步,而且會步步緊逼。

  比如説,中日東海油氣田問題,日本堅持中間線原則,中國對此不能接受。問題是,中方開發的油氣田,即便按照中間線原則,也在中國一側,可日本還是反對中國開採,愣是發明了一個“吸管”理論,説油田靠日本太近,吸走了他們地下的油。

  再比如説,衝之鳥礁在海水漲潮時露出水面的面積不足10平方米,分明是個礁,可日本竟然到上面建造人工設施,稱之為衝之鳥島。2010年5月18日,日本眾議院通過了《低潮線保全和基地設施整備法案》,要求在沒有船舶靠岸設施的衝之鳥島,通過設立經濟活動基地,向國內外宣傳“衝之鳥”是一座島嶼。

  日本對島嶼的爭奪,和經濟利益密不可分。日本《日經新聞》報道説,日本當局決定在2011年3月將其周圍的25個離島登記為“國家財産”。這個決定是為了鞏固日本的海上資源權益,它準備以25個島嶼作為測算大陸架面積的據點,對外明示在這範圍內的漁業和海底礦産是印有日本的“獨佔”標籤,只有日本才能獨自進行開採。

  另外,和鄰國爭奪島嶼日本有心理優勢,不畏戰。日俄戰爭日本是勝利者,對華戰爭雖然最後失敗,但侵佔了中國大片領土,韓國更是淪為其殖民地。因此,日本有着強烈的自信,除了對美國可以低頭外,在島嶼爭奪方面很強勢。

  日本對島嶼的爭奪,不是情緒化地喊口號,而是有策略地推進,進三退二,或者進三退一,實在不行就回到原地,但絕不放棄。在釣魚島問題上,日本之所以宣布“國有化”,還逮捕中國船長,就在於看準了天安艦事件後中國海疆處於多事之秋,美國對華施壓有求於日本,這才敢於出手。2010年8月的《日美安保共同宣言》,奧巴馬政府本來不想提及釣魚島,宣言中也沒有明確提及,但日本方面多方做工作,游説美國,美國國務院這才表態説,“釣魚島是在日本政府的行政管轄之下,《日美安保條約》第五條明確規定,條約適用於日本政府管轄的領土,所以,如果你問條約目前是否適用於釣魚島,答案是肯定的”。

  和俄羅斯的島爭也是如此,普京擔任總統時,多次提出要歸還兩個島給日本,算是兩家平分,中俄以此方式解決了黑瞎子島的爭執。可日本人不買俄羅斯人的賬,堅持要四個,俄羅斯人回應説,那好,一個也不給了,日本政府只好等待下一個機會。按照日本人的邏輯,接受了兩個,等於失掉了兩個;而一個也不要,沒準兒以後都能回來。

  中日釣魚島之爭,日本在中美關係緊張的時候就推進得快一些;與此同時,由於日韓都是美國的盟國,獨島(竹島)的爭端就會稍微緩一緩。這體現了日本對待島嶼爭端的步步為營,穩步推進。和俄羅斯的北方四島之爭,日本則顯示了十足的耐性,在俄羅斯的衰落之路上尋找最佳的出手點。無論如何,它對於島嶼爭端,不會放棄,而通過外交談判手段讓日本放棄的幾率,十分之小,幾近於無。由此,可以看出中日釣魚島爭端異常複雜,中國需要有長遠的策略、宏觀的戰略眼光、具體的籌碼加上堅定的意志,方可保衛自己的領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鏈結》:一本複雜網絡的科普必讀書 2013-10-25
了解硅谷"前世大半生"的必讀書 2013-10-18
“讀書無用論”是功利者們的座右銘 2013-09-03
書店倒閉並非因不讀書 消費習慣改變成主因 2013-07-15
總理都能“抽出時間讀書”,您呢? 2013-05-2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