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開啟了華爾街的歷史
2013-09-17   作者:邁克爾•卡津  來源:上海證券報
分享到:
【字號

  對於美國人來説,那些將小公司發展成為大企業的人總是讓他們愛恨交織。我們驚嘆於這些人的睿智和勇敢,卻又嫉妒他們能隨心所欲地消費,享受奢華生活。即便如此,我們也常常信奉無商不姦的觀念。大亨們受人譴責是因為他們壟斷市場,賄賂政客,剝削普通工人。一些企業成功之後會裝腔作勢地大行慈善,試圖粉飾自己。這也難怪在美國這個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那些著名的資本家常常會讓人又愛又恨。

  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中,科尼利厄斯范德比爾特極少去操心自己的形象問題。他建造了眾多蒸汽船,將多家大型鐵路公司整合成龐大的網絡,平息了股市恐慌,並自掏腰包數百萬美元修建了中央車站,如果美國人對他這番偉大貢獻還不心存感激,那麼錯不在他。范德比爾特是19世紀的美國首富。1877年過世時,他所擁有的財富紙面價值高達美國貨幣流通量的九分之一。但與同時代和當代的其他企業巨頭一樣,他認為自己是在生産和管理人人都需要的商品,滿足人們的需求,無需為此而道歉。TJ斯泰爾斯的這本傳記富有洞察力,而且文字行雲流水。他在書中寫道:“范德比爾特是一個有着多面的人物,他的種種性格並不一定都值得人們敬佩,但他從來都不是偽君子,不管是被憎恨、被敬畏,還是被厭惡,他始終得到了人們的尊重,甚至是敵人們的尊重。”

  這種尊重一部分源於他積累財富的方式。在美國建國初期,多數美國富人靠着祖蔭庇護,從身為商人或種植園主的先輩那繼承了財富。與大西洋(600558,股吧)對岸的貴族們一樣,他們將優良的出生與統治權力對等起來。范德比爾特11歲時就離開了學校。但作為一位自學成才、白手起家的企業家,他沒有享受到公平的待遇。

  范德比爾特在史坦頓島上長大,父母都是不安於現狀的農民。海灣對面的那座城市正在經歷繁榮的發展,人們簡直在瘋狂地追逐這股商業大潮,而他的父母也決定到其中去分一杯羹。科尼利厄斯定期駕駛父親的船隻往返史坦頓島和曼哈頓,有時為了次日早晨搶到第一筆生意,就直接在小船上過夜。到20歲生日時,范德比爾特攢下了足夠的現金,加入了海岸旁的貿易競爭。當少數同齡人正在劍橋大學和普利斯頓大學裏悠閒地學習古典文學時,范德比爾特已成了生意興隆的“大海的經營者”。蒸汽船是航運史上最偉大的交通工具創新,范德比爾特也是最早懂得建造和經營蒸汽船的美國人之一。

  范德比爾特熱愛蒸汽時代,也把握住了這個時代,創建了一個橫跨大陸的王國。這是一個危險的行業,船長們將馬達開到最大,突破其極限,以在競爭中拔得頭籌。鍋爐爆炸,船隻相撞,死亡變成常事。范德比爾特常常向其他船主發起挑戰,駕駛自己設計的船隻與兇狠狡猾的對手比賽,儘管並非次次都能取得勝利。

  但海軍准將(范德比爾特所摯愛的一個稱號)在蒸汽船和火車上實現了他最宏偉的成就。通過大幅削價和收購競爭對手的公司,范德比爾特幾乎壟斷了紐約和波士頓之間的蒸汽船運輸。在加利福尼亞州淘金熱期間,1849年,他在尼加拉瓜開闢出一條路線,搭載着乘客和信件穿梭於太平洋(601099,股吧)和大西洋。內戰中,他將自己最快最大的船隻租給聯邦海軍,用於追擊南部聯邦的襲擊艦。在內戰勝利之後,他馬上將精力投入鐵路行業,很快就控制了紐約至芝加哥之間的鐵路線網絡。

  范德比爾特如同一位偉大的運動員,生命不息,競爭不止。古稀之年的他仍喜歡駕駛馬車在紐約市周邊與人一決高低。《紐約先驅論壇報》感嘆他 “有着不屈不撓的意志力”。但《紐約時報》的亨利雷蒙德卻將范德比爾特比作強盜貴族,並由此創造了美國文化中一個的新詞語。同那些在萊茵河旁“不管是商船還是客船都雁過拔毛”的中世紀德國貴族一樣,范德比爾特也盡最大可能控制自己所進軍的市場,賺取最大利潤。

  為了實現低價和高效服務的目的,操縱股價成了一種必要的舉措。1869年秋季,范德比爾特針對瀕臨倒閉的多家公司注入了數百萬美元,阻止了一場華爾街的恐慌。但為了打敗對手傑伊古爾德,他讓自家鐵路公司的股票在市場上氾濫,最終導致了黑色星期五的爆發。斯泰爾斯寫道:“范德比爾特在這出悲劇中扮演的是英雄的角色。進一步的觀察顯示,正是那種讓人毛骨悚然的殘酷無情觸發了他採取行動。”

  斯泰爾斯也是傑西詹姆斯的傳記作者。他的作品既有優秀記者的華麗辭藻,又有經驗豐富的學者的仔細分析;既有美國精英們的發展歷史,又有其中最著名的精英人物的人生歷程。

  范德比爾特也許並非美國的“第一位”大亨。這個稱號也許應該給予毛皮商人約翰雅各布阿斯特。但正如斯泰爾斯所説,海軍准將是新商人階級重要的典範。這些商人都是美國北方人,都深愛他們用財富和努力所緊密&&在一起的這個強大的聯邦國家。

  不過,企業道德更多是説得好聽。相比於武力或陰謀詭計而言,范德比爾特和那些頗具成本意識的同胞們更喜歡友善的談判。但當體面的方式行不通時,他們也非常樂意去收買政客,出賣前合夥人,或者找警察來鎮壓工人們的罷工。儘管范德比爾特習慣於簡單的黑白兩色着裝,看上去就像是新教牧師,但他唯一信仰的就是經濟實力。斯泰爾斯寫道:“范德比爾特也是一個矛盾體,即是創造者,又是破壞者。”

  在他的13個子女中,有幾個孩子的確也有理由對這位老人滿懷愛恨交織的感情。作為一名慈祥的大家長,海軍准將或是讓兒子們在自己的手下工作,或者資助他們幹自己的事業。他同時也過問兒女們的婚事,仔細加以審查,並且為他們送上世界上最奢華的婚禮。不過,只要子女們有任何依賴心理,范德比爾特馬上就能發現苗頭,將此視為是一種性格缺陷。他因為一個兒子借錢而給對方貼上了“笨蛋”的標籤。另一個兒子試圖在父親面前隱瞞患有賭癮的問題,唯恐被父親剝奪繼承權。

  海軍准將因“不好打交道”而臭名昭著。他的心中沒有慈善,也沒有因此産生“罪惡感”。他唯一一次捐贈大筆資金,是為了在田納西州首府納什維爾市修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學。他在晚年時會捐出這筆款項,是希望讓美國南北雙方重歸於好,整個國家能在一位新精英的領導下繁榮發展。

  在范德比爾特過世後不久,美國爆發了一系列暴力罷工,農村窮人們的情況也越來越令人擔憂。一代改革家和激進派讓公眾們相信,不能去信任擁有無限權力的聰明的資本家,因為他們在決策時不會去考慮大多數美國人的利益。儘管海軍准將領悟到了必須樹立嚴格的規章制度,但那僅僅只是針對他的手下。正如一位長期在他身邊服務的秘書所説的:“他認為人人都要經得住觀察。”

(本文出自《紐約時報書評》,作者係喬治敦大學歷史學教師,粟志敏譯)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讀書無用論”是功利者們的座右銘 2013-09-03
書店倒閉並非因不讀書 消費習慣改變成主因 2013-07-15
總理都能“抽出時間讀書”,您呢? 2013-05-27
第18個世界讀書日 各地溢書香 2013-04-25
世界讀書日:數字化時代的思考定力 2013-04-2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