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你們都聽説過類似下面這樣的事。在準備家中一年一度的露營旅行時,我履行了核查物品裝備的義務。毫無疑問,所有的手電筒都需要全新的D型電池,我出發到當地的五金店購買。當我回家的時候,有趣的事情發生了。電池外面的塑料包裝實在是太結實了,而且拿着很不方便。這個包裝非常具有欺騙性,因為它看上去真的很好撕開,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我仍舊無法撕開塑料包裝。莫名的感覺由此而生:我肯定弄錯了什麼,塑料包裝怎麼可能這麼難打開?我開始推卸責任,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包裝的設計者認為,這個價值6美元的物品需要如此的過度保護?
如果你覺得這件事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煩惱,那也沒錯。我講述這個故事的目的在於,以輕鬆的心態來提出一項更艱巨的任務,即,我們每個人都面對着這個更嚴重的問題:生活在一切都過量的世界。
過量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讓人難以抗拒。與以前相比,我們的工作內容變得更深入、要求更苛刻;我們的生意變得更複雜、更難以管理;我們的經濟形勢變得越來越難以捉摸;我們的資源也愈發匱乏。一切都有着過量的選擇和功能,唯獨缺少最佳的體驗。每個人都知道關於我們自己的一切,簡單的生活已經成為過往,周身充斥着過多不恰當的事物,缺少適合的東西。這個世界的噪聲震耳欲聾,而我們自己的信號卻無比微弱。一切都太複雜、太耗費時間,這樣的過量令我們窒息。
令人驚訝的是,作為消費者,我們似乎能容忍這一切。我們默許着令人無法忍受的事:麻木地站在一個愚蠢的隊列裏,在當地大型商場那複雜的建築平面圖裏尋找我們想要去的地方,或者掙紮在自動語音郵箱系統給我們帶來的迷惑,或者僅僅是打開一包D型電池。
但是,人們所作的每一個最困難的決定本質上都關乎三個艱難的抉擇:繼續還是忽略,取還是舍,做還是不做。我發現,如果你的注意力集中在每種抉擇後面的那個選項上,那麼去作一個決定會變得容易很多。問題的關鍵之處就在於清除一切愚蠢的東西:任何明顯過量的、令人迷茫的、浪費的、不自然的、危險的、難以使用的,或者令人厭惡的事物。更好的辦法在於,從一開始就不要讓這些愚蠢的特性出現。
這就是精簡的藝術:當你以正確的方式捨棄了恰當的元素時,往往會有好事發生。我相信,精簡可以驅散陰霾和迷惑,它允許我們清晰地看穿錯綜複雜的事物,並克服一切的過量問題。如果事實真是這樣,如果精簡是一項要掌握的新技能,那麼我們需要一個和精簡相關的發展指南。如果精簡是一種新的思維方式,那麼我們需要一個全新的機會來重新思考自己所做的一切。如果精簡是我們用以戰勝一切過量事物的武器,那麼我們必須知道如何在戰鬥中使用它。
我還遠遠沒掌握精通精簡之道,但是在過去的10多年裏,我一直在學習,並且不停地發掘簡單而有力的點子。在豐田公司擔任顧問期間,我開始了對“精簡”的探求。接下來的8年裏,我開始學會欣賞日本的文化、東方的視角,並學習如何用簡單的方式來進行思考。當我於2006年結束那份工作以後,這種探求慾望變得更加強烈,它還促使我投身於公眾寫作、演説和輔導事業。前田約翰的著作給了我很深的影響,他那本傑出的《簡單法則》也是在2006年出版的。出於多方面的敬意,我在本書中認可了前田約翰的作品對我的影響;此外,我也提出了他的作品未涉及的內容,即深入闡明他的第10條法則:“簡單就意味着減少顯而易見的元素,並豐富有意義的事物。”
我把前田約翰的第10條法則提煉為6個簡單的法則:
1、無形之物往往勝過有形之物。
2、最簡單的規則締造最有效的經驗。
3、有限的信息能激發無限的想象力。
4、明智的約束更能激發創造力。
5、打破常規才能取得突破性進展。
6、行動不一定勝過按兵不動。
這些規則並不是由我所創造的,它們來源於我的探求和研究。在過去的5年裏,我追蹤並調查了超過2000個事例,這些事例在某種程度上符合同一個標準:通過最簡化的手段獲得最佳收益。這些事例囊括了和人類相關的方方面面:商業、政治、學術、藝術、體育運動、科學、建築、設計、技術和心理學。這些事例中的共同特徵和模式引出了6條有關精簡的法則,如果將這些法則整合在一起,那麼它們就可以被當作解鎖創新思維的密碼。
本書就圍繞着這6條法則展開,每個法則都有一個獨立的章節。在啟迪思維這一方面,我邀請到了我所認識的一些傑出的人,來貢獻他們對精簡的看法,分享他們是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利用精簡的力量的。書中包括了50多個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有説服力且意義深遠,每一個故事都能以我所做不到的方式,有效地幫助你將精簡的法則應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去。我根據6個法則將這些故事分配到每個章節最後“精簡大師們的剪影”部分裏。
當你以正確的方式捨棄了恰當的元素時,往往會有好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