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貧窮背後的真相
2013-05-29   作者:陳華文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作者:阿比吉特班納吉埃斯特迪弗洛
出版:中信出版社
  我們每天辛勤工作,目的是為遠離貧窮、走向文明和富裕。然而,世界上有很多人,即便努力工作,生活依然貧困……印度經濟學家阿比吉特班納吉和法國經濟學家埃斯特迪弗洛,為探求貧窮的本質,歷經15年,深入世界五大洲18個國家和地區,從窮人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創業、援助、政府及非政府組織諸方面深入研究,合作撰寫了《貧窮的本質》。書中,兩位作者以大量具體故事和數據,揭示了貧窮背後的真相。

  書中資料顯示:目前世界上仍有10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窮人的數量佔全球人口1/5。當今,人們願意把目光聚焦在財富精英身上,關注貧窮的人很少。作者認為,如果一個社會窮人太多,最終將走向潰敗;對社會治理者而言,衡量幸福指數的重要標準就是消除貧困。

  目前,世界對貧窮標準的界定不同。比如美國,如果沒有別墅,住廉價公寓房,靠政府救濟生活,這樣的人就是窮人。而在貧富懸殊極大的印度,住在骯髒、簡陋的貧民窟還不是真正的窮人,打着赤腳、衣不遮體的流浪漢,才是真正的窮人。當今中國,東部與西部、城市與鄉村的貧困標準也存差異。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沒有飯吃、沒有衣穿、沒有固定住所的絕對意義上的窮人為數不多,但相對意義上的窮人,如長期失業者、無穩定收入來源者卻不在少數。

  書中指出,消除貧窮人類大有可為,但實現財富絕對均等,還只是一個良好願景。筆者以為,導致貧窮的原因很多,如下四方面為首要:一是社會局勢的動蕩。無論哪一種社會制度,只要社會局勢動蕩,流血衝突經常發生,人們正常工作生活受到衝擊,貧窮就會伴隨而來。

  其次是自然環境惡劣。當然,有些國家自然環境並不如意,如以色列基本在沙漠中建立國家,但憑着智慧和勤勞,創造出奇蹟。不過,多數自然環境惡劣的國家和地區,並不能走出貧窮的困局。如烏干達、蘇丹這樣的非洲南部國家,自然資源匱乏,且現代科技文化十分落後,多數人躲不開貧窮的命運。而沙特、阿聯酋、卡特爾等中東國家,高度依賴石油資源優勢,因而富有。

  第三是教育水平落後。教育是一個國家走向富強的根基,美國、歐洲經濟高度發達,與人們普遍受教育程度高直接關聯。印度是一個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國家,優質教育偏向富人,窮人孩子很難受到良好教育,多數窮人孩子甚至沒有受教育機會。教育水平低下和落後産生社會“環島效應”,制約着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最後是社會救助機制缺位。一個社會,窮人處於底層,沒有創業資本,少有發展機遇,這個階層需要社會的愛心救助。如今,富人階層通過各種途徑佔據着絕大多數社會財富,因而有責任和義務為窮人提供必要的經濟幫助和謀生空間。現實是,在很多貧窮國家和地區,富人對窮人的生存狀況熟視無睹,甚至冷漠。不樂觀的現象是,經濟越是發達的國家和地區,針對窮人的社會救助機制體制越完善,經濟相對落後的國家反倒忽略了這種機制。

  貧窮是社會頑疾,也是社會毒瘤。閱讀《貧窮的本質》,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引導窮人擺脫貧困走向富裕,是社會治理的當務之急,只有貧困將人口降到最低限度,社會肌體才能健康,社會文明才會發展。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總理都能“抽出時間讀書”,您呢? 2013-05-27
第18個世界讀書日 各地溢書香 2013-04-25
世界讀書日:數字化時代的思考定力 2013-04-23
全國書博會揭曉“十大讀書人物” 2013-04-23
經安中學:學生在明亮的教室讀書 2013-03-1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