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的創新基因,你也可以有
2013-03-19   作者:鄭渝川  來源:經濟參考網
分享到:
【字號

    很多人相信史蒂夫喬布斯是天生的創新者,也由此認定,離開了喬布斯,蘋果公司就會一蹶不振。這種説法似乎有其道理,喬布斯確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創新大師,總能展現出“非同凡想”的言談舉止。但這只能説是模糊化的外在印象,喬布斯的創新之旅中若干個重要節點,反映出的,是外在因素帶給他的影響,從而引起了連鎖反響;或者説,喬布斯的創新,本身也包括外在因素造就的一部分。

    舉例來看,蘋果二代系列是喬布斯領導下,蘋果公司的開拓之作。這款計算機小巧便攜,幾乎沒有噪聲,重塑了計算機行業設計與製造理念。喬布斯當初之所以堅持要求做到無噪聲,其實源於他對禪道、冥想的熱愛。又如,喬布斯推出的Mac電腦,是第一台使用圖形用戶界面和鼠標的個人計算機,這其實是從施樂帕克研究中心“借鑒”而來的。Mac電腦因提供了桌面排版功能、可以讓用戶設計出優美的版面的特性,而備受讚譽,喬布斯本人就曾説過,如果當年在裏德學院學習時,他沒有選修書法課,這一點也無從談及。

    換言之,喬布斯本人可能真的具有創新天分,但他的創新能力與成果,至少部分來源於外在因素。《創新者的基因》一書將這些外部因素稱為“催化劑”:一個挑戰性的問題,對某項技術、某個公司或顧客的觀察,一次嘗試新鮮事物的經驗或實驗,與某人進行了一次交談並獲得了重要 啟發。

    獲得並懂得發揮“催化劑”作用,更在於後天培養出的五方面技能。首先是&&性思維,幫助創新者將看似不相關的問題、難題或想法&&起來,觸發新的方向和創意。美第奇家族將眾多領域的創造者,包括雕塑家、科學家、詩人、哲學家、畫家、建築家都集結在佛羅倫薩,為之提供庇護和創造、創新的空間,讓各領域的創造思維、創新理念形成交錯&&,促成了爆發式的文藝復興。創新者可以通過“創建奇異的組合”(谷歌創始人將學術論文引用 法則用於搜索排名)、“將宏觀與微觀結合”(將顧客體驗中的細節進行發掘,洞察其反映出的宏觀性的商業機遇)、“積木式思維”來建立新&&,還不妨嘗試SCAMPER思考法:S取代、C結合、A借用、M或放大或縮小或修改、P一物多用、E刪減、R倒轉並重新放置。

    其他四項發現技能能夠激發&&性思考,幫助創新者積累大量的基礎創意:發問、觀察、交際、實驗。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不少創業者、技術人員儘管知道發問的重要性,卻不願意發問,因為擔心發問觸怒他人(企業領導者、投資人、同事等),這就使得個人構想距離有價值、可操作的創新創意相去甚遠。《創新者的基因》書中將發問列為十分重要的創新者技能,指出創新者應當借助提出“是什麼”、“原因是什麼”、“為什麼”、“為什麼不”、“如果…會怎樣”等問題,來激活、豐富、健全創新思考。

    創新者善於觀察,不僅要更細緻的審視所處環境,努力排除認知盲區,而且應設法更多的走訪新環境,觀察所有能激發想象的事物。在此基礎上,創新者如果努力嘗試結交不同領域的專家,與之其中一些人建立私人交際關係,則可以更好的從別的行業、學科領域獲益。接下來,還要通過實驗來驗證創新思考、創意方案。這裡提到的實驗多指的是用試點和原型檢驗想法。

    &&性思維等五項技能,構成了創新者的基因。事實上,許多創新型企業家在創業、企業發展初期時,也大多能有意或無意的運用到上述技能。但隨着企業的發展壯大,這些創新型企業家不再積極嘗試破壞性創新,而希望通過已經構建的業務模式來獲得持續營收,更在於分析、計劃、細節化實施、紀律化管理等技能。從某種意義上來説,作為不放棄破壞性創新的創新型企業家,喬布斯確實非常稀缺。

    《創新者的基因》一書第二部分旨在探討,如何將前述五方面技能,即創新者的基因持續內化到企業之中,建立可持續的創新型企業。這本書由全球創新管理研究權威、曾著有《創新者的窘境》和《創新者的解答》等經典作品的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克萊頓克裏斯坦森,與美國楊百翰大學經濟學教授傑夫戴爾、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教授赫爾葛瑞格森合著。三位專家作者歷時八年,採訪和調查了亞馬遜的締造者傑夫貝佐斯等眾多研發出革命性新産品和服務的首創者,不僅重在提取和驗證創新者的基因,而且還考察了一些企業內化創新者基因的方法,提出了“創新公司的基因”。

    創新公司的基因,包括人才、程序和宗旨。持續創新,特別是善於持續推動並駕馭破壞性創新的企業,從執掌企業的領頭人到技術、人力資源等部門的高管,都注重發掘並使用具備&&性思考等五方面基因的人才,為之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也就是有助於人才系統性運用發問、觀察、交際和實驗技能去創新的程序),形成鼓勵創新冒險的宗旨並落實到制度條款及其執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外國人是這樣讀書的…… 2012-12-11
《毛澤東晚年讀書紀實》 2012-11-23
國外名校:從“教讀書”到“幫創業” 2012-11-22
馬蔚華巴曙松談金融與讀書 2012-08-21
【讀書】貴金屬的價值 2012-08-0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