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客運動”的工業化
讀克裏斯•安德森新著《創客:新工業革命》
2013-01-06   作者:葉雷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作者:(美)克裏斯安德森
出版:中信出版社 
    隨着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今年春天的專題討論,在法蘭克福歐洲模具展上三維打印機現場打出錘子,以及傑裏米裏夫金《第三次工業革命——新經濟模式如何改變世界》在中國的出版,並不新鮮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再度在我國成為熱詞。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中國錯過了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千萬不能再錯過了第三次了。在《創客:新工業革命》中,克裏斯安德森給出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全新解讀:“創客運動”的工業化,即數字製造和個人製造的合體,數字世界顛覆實體世界的時代正在到來。
    數字化時代預言家克裏斯安德森的思想與預見能力,世人在他之前的《長尾理論》和《免費:商業的未來》兩本著述已領略到了,這次,他在推出《創客:新工業革命》眾所提出的對經濟的理解是傳統的,也是新穎的:一些人會説我們“生活在網絡中”,可只要涉及日常生活,主要還存在於由磚石瓦塊、食品衣物、汽車住房構成的現實世界裏。比特令人激動,可談論到總體經濟時,還是要回到原子世界。任何一個國家想要真正強大,就必須有堅實的製造業基礎。至今,大部分美國經濟仍是由製造、運輸和銷售實體物品為主,佔經濟的比例將近四分之三。互聯網經濟仍只佔美國GDP的20%。國家要製造産品,但今天不能重走大型工廠的老路,而要建立一種類似於互聯網的新興製造業經濟:自下而上、廣泛分佈、富有進取精神。
    新的工業革命包含“新能源技術的出現、新通訊技術的出現以及新能源和新通訊技術的融合”三大要素。如今,新能源、新材料、互聯網、物聯網等不斷融合出數字化製造時代,正悄然開啟“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大門。所以,克裏斯安德森説:“過去的十年,我們在互聯網上尋找新的協作方式和各類服務。下一個十年,該把這些學到的東西用於現實世界。未來並不僅屬於建立在虛擬規則上的網絡經濟,而是要深深扎根於現實世界。如果第二次工業革命意味着信息時代,那麼第三次工業革命則代表創客時代。”
    按克裏斯安德森的理解,所謂“創客”,就是那些能利用互聯網將自身各種創意轉變為實際産品的人。導向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創客運動”,可能還無法準確定義,但具有三個變革性共同點:第一,人們使用數字桌面工具設計新産品並製作模型樣品,即“數字DIY”;第二,互聯網一代在開源社區中分享設計成果、合作已成一種文化規範;第三,如果願意,任何人都可通過通用設計文件標准將設計傳給商業製造服務商,以任何數量規模製造所設計的産品,也可以使用桌面工具自行製造。
    從3D打印機到激光切割機等“快速製版”新貴工藝把原子世界中的創新拉下了神壇,“工廠”概念正悄然改變。數字設計與快速成型技術賦予每個人發明的能力,“創客運動”讓互聯網和最新製造業技術相融合,開源硬體和3D打印機引領製造業走進了一個新方向,即個體製造時代,它必將成為下一次全球經濟大潮的弄潮兒,全民創造將改變世界的經濟格局,進而改變人類生活方式。隨着産品設計和原型生産的加速,以及每個人創新能力的爆發,將建立一個關於製造品的“長尾”。
    “創客”融合了“藍海”與“長尾”,回避同質化、低利潤的“紅海”,進入差異化、低成本的“藍海”。“長尾”就是網絡時代的“藍海”,通過網絡,在兼顧主流“藍海”的同時,通過創意和網絡滿足小眾的需求,進入個性化的“籃海”。“創客”則是第三次工業革命浪潮中的“長尾”,那些個性化産品看似需求和銷量不高,但它們所佔據的共同市場份額,完全能與主流産品的市場份額相比,甚至更大。隨着數字技術的進步,小規模生産完全可以取得原來只有靠大規模生産才能達到的低成本,甚至還可能實現更低的成本。
    目前,全球有1000多個可分享生産設備的“創客空間”,並且還在以驚人速度增加。數千個創客項目在Kickstarter等“眾投”網站上募集資金,僅2011年,就有將近12000個成功的創客項目募集了將近1億美元。同時,為創客提供服務的網絡市場Etsy也在逐漸完善並為更多人熟知:2011年,將近100萬賣家在這個網站平台上銷售自己的産品,銷售額超過5億美元。全球最大幾家專業産品設計和工程公司正將重點轉至新型的創客市場。奧巴馬政府在2012年初推出了一個新項目,將在未來四年內在1 000所美國學校引入“創客空間”,配備3D打印機和激光切割機等數字製造工具。克裏斯安德森不僅用數據説明了這種趨勢,他本人在推出這本新著的同時也已辭去《連線》雜誌總編一職,專職擔任3Drobotics公司CEO,開始踐行他的“創客”夢想了。
    金融危機之後,西方國家紛紛以“再工業化”概念取代了“後工業化”概念,當時,我們還沉浸在“世界工廠”的榮耀之中,一些經濟學家還分析説西方國家是在開倒車。但現在,我們該警醒了。2011年10月《中華工商時報》報道説“美國企業正從中國回遷本土”,2012年8月又報道説,已有近40%的美國企業準備把工廠從中國回遷到美國,歐盟也正制定相關政策準備迎接相關企業回流。企業回流西方國家,並非簡單的搬遷,而是運用新的生産技術。而我國正面臨着“世界工廠”的尷尬,一方面,數字製造業回遷發達國家,另一方面,傳統工業遷往越南、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印度等國。
    在製造業與服務業的界線變得模糊的時候,個性化生産和自動化生産的未來工業生産方式則越來越清晰,而這種生産方式下,勞動成本將變得越來越無足輕重。媒體曾報道説,一台價格為499 美元的第一代蘋果iPad 平板電腦只包含大約33 美元的製造勞動成本,而其中在中國完成最終組裝的成本僅佔8美元。今年3月蘋果的代工廠富士康展示的Iphone4S的生産線,電路板都是通過打印機打印出來的,而工人主要是裝料。裝料能不能由機器來完成呢?答案不言而明。
    新的工業革命已經開始,製造業的未來在哪,中國企業如何生存?歷史告訴我們,雖然每一次工業革命,都不是以徹底摧毀一個舊的生産模式、添加新模式開始的,但正是這種“溫水煮青蛙”的效應,讓後知者落後了。幸運的是,在網絡時代,世界變平了,地球每個角落都可以在同一個時間開始,第三次工業革命也還只是初現端倪。無論如何,我們都應高度重視並必須立刻採取對策。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外國人是這樣讀書的…… 2012-12-11
《毛澤東晚年讀書紀實》 2012-11-23
國外名校:從“教讀書”到“幫創業” 2012-11-22
馬蔚華巴曙松談金融與讀書 2012-08-21
【讀書】貴金屬的價值 2012-08-0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