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美)亞當 拉辛斯基
出版社: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
還是那句老話,市場即人心。在很多時候,市場看好或看衰某個企業、企業家,常常是錯誤的,道理很簡單,市場信心由人的判斷匯集而成,難免受到偏見等定式思維影響。
史蒂夫 喬布斯1997年返回已離開12年的蘋果公司時,同行、資本、媒體、用戶都不看好他的選擇,有人甚至建議他儘早清算困境重重的蘋果公司,把錢還給投資者。過了幾年,原先非議的聲音沒了,但有趣的是,在2007年發布iPhone之前,每當喬布斯主持發布新産品,充斥市場的卻多是懷疑——每一次,絕大多數人都會低估喬布斯將贏得的成功,儘管人們明知前一次已經預估錯誤。
喬布斯在去世前的兩年內,聲譽終於提升到創新、設計、商業領袖的層級,很少有人對蘋果公司被稱為偉大企業一説持反對意見了。又有了新版本的猜疑,觀察人士認為一旦喬布斯辭任蘋果公司掌門人,這家企業又會像20多年前那樣,從“偉大”滑落到“優秀”,然後繼續直線下降到朝不保夕的“平庸”。喬布斯去世前幾天,蘋果公司新任CEO蒂姆 庫克主持發布了上任後的第一件新産品iPhone4S,此舉在隨後被説成是歷史性的轉折點。一年多了,人們就像當初競相猜測微軟何時垮&一樣,開始提出一個個大相徑庭卻言之鑿鑿的預測,即蒂姆 庫克將會在什麼時候把喬布斯創造的蘋果公司給葬送掉。
當然,這一切並不能掩飾外界對蒂姆 庫克的兩點質疑:第一,個人魅力不足;第二,創新能力特別是帶動團隊、公司創新的激情,至少還沒有得到過驗證。喬布斯的成功,恰恰與這兩點密切相關。
就目前情況看,蘋果公司至少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不會出現顯著的業績下滑,換言之,如果蒂姆 庫克以及未來的CEO有意啟動創新變革,仍然具備較為充足的時間。亞當 拉辛斯基在書中就擔心,後喬布斯時代的蘋果公司儘管仍然算是一家龐大的創業公司,但發展方式已經不再鼓勵員工成為創業家、企業家,因而很可能丟掉喬布斯最為珍視的創新傳統,最終讓其無可避免、無法阻遏般的衰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