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書"蒲公英"模式倡導全民環保閱讀
2012-11-12   作者:  來源:杭州日報
 
【字號

  生産1噸文化紙要砍伐20多棵樹,需要消耗乾淨水源100噸、600度電、1.2噸煤和300公斤化工原料,同時還會産生高濃度污水300噸……

  與此同時,可能不少人有這樣的經歷:閒置的書籍一大堆,書櫃早已裝不下,放着佔地方,當廢紙賣掉的話,一本幾十元的書最多也就賣個幾元錢。

  不過,現在這種煩惱或許可以解決了,閒置的圖書終於有了好去處。只要你將廢舊的書籍賣給一家網絡圖書館,不僅可以拿到原書價1到3折的錢,如果以後有人不停地租這本書,你還能從網絡圖書館不斷地拿到分紅。在2012浙江杭州國際人才交流與合作大會上,這一創新的商業模式成功被引入杭州。目前,這種名為“蒲公英”的模式已獲得了國家的自主知識産權。

    廢舊書籍成了“雞肋”?

  “我有很多舊書。不捨得賣給收破爛的,畢竟上面都有我的筆記,而且見證了我當時的辛苦,但是不賣吧,又太佔地方。”昨日,網友“聰明妖精”在微博上説。

  解決類似的問題,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思睿樓寢室的同學有新招。“每次看到寢室樓下的垃圾站裏有好多廢舊雜誌和教科書,都覺得太可惜了。”公寓輔導員王英飛説,“為了變廢為寶,我們從10月下旬開始,在樓裏大廳設置捐書箱,將這些書籍收集起來,供同學們在活動室借閱。”

  但不是每個學校都有這樣的捐書點,同學們通常會有自己的方式。“我們玉泉校區的書店可以賣廢舊書籍,但通常是1塊錢一斤的‘賤賣’。我們一般選擇送給學弟學妹,不僅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還比較環保。”浙江大學信電係的杜杉杉同學説。

  和一對一送學弟相學妹們相比,還有更廣的送書方式。網友“Moist eyes”説,捐給圖書館能分享給更多的人,還能接受圖書館贈予的捐書證,比較光榮。

  記者多方採訪了解到,廢舊教科書佔地方又沒有去處的困惑在哪個學校都有,老師和同學們均&&束手無策。相關報道顯示,每年畢業季,都有大量舊書被當廢紙賣掉,一個專門收廢舊書的收購站一天能回收5-8噸的舊書。

    一本《百年孤獨》的循環之旅

  “我很看好這種模式!只有藏書於民,才能把書循環起來。”浙大博士畢業留校的陳侃説,有消息稱,這種商業模式是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老師花幾年時間研發出來的。

  為嘗鮮,陳侃把一本《百年孤獨》放到該網站平台上自由交易,説是“賣”給了圖書館,其實這本書還存放在陳侃的書櫃上,只不過名義上歸了圖書館,並被登記到了“賣出信息”一欄,想租這本書的顧客可通過網站賣書。

  沒幾天,網友“天藍色的彼岸”在網上發出了買書信息,根據網站提供的相應信息和交易密碼,陳侃和“天藍色的彼岸”約定了見面地點,核對交易密碼後,陳侃把書交給了“天藍色的彼岸”。之後,網站便把15元錢的書款打到了陳侃的賬戶上。“這讓她一下子就省了24元。”陳侃説。

  “拿到《百年孤獨》的時候竟然發現書包裝膜都沒有拆過,必須支持啊。”網友“天藍色的彼岸”説,“下次如果我要賣這本書,會選擇分紅交易3折賣出,如果這本書被循環了10次,我可以拿到10次額外收益,150%的利潤收益,收益會遠遠高於原書價。我賣書,不一定取走錢,但是我一定再會租新書看,多方受益,最後還保護了那麼多大樹,多好!”
  
    創業者説

  “我們創立的‘蒲公英’模式,比國際領先企業低70-80%圖書循環成本。”123圖書館董事長楊甦宏自信地説。

  目前,該項目已經入選杭州市的雛鷹計劃和青藍計劃,近日,又入選杭州市全球引才計劃,這和他們提倡的“全民環保閱讀”密不可分。

  “把小時候的河流和空氣再找回來,可以從保護樹木開始。如果一個人有20本書,一個人周圍有3萬人,那就等於一個人擁有60萬本書,類似的小型圖書館不斷地交叉和融合,到時候看書就可以不花錢了。”

  這樣的願景真可以實現嗎?讓我們拭目以待。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收售“二手書” 2007-04-13
推薦閱讀汪中求《中國需要工業精神》 2012-11-12
推薦閱讀吉姆•柯林斯《選擇卓越》 2012-11-06
360戰略入股VIVA進軍移動閱讀 2012-11-05
[雙語閱讀]法標致雪鐵龍與美通用抱團 德國放行 2012-10-3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