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從一個十分獨特的視角觀察和描寫阿里巴巴公司創始人馬雲先生的著作。作者告訴我,每個企業家都有自己的“坎”。如何走過或者跨過一個個人生之“坎”,往往是企業家事業生涯中最精彩的時刻,因為,此時,企業家的能力和素質會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
關於馬雲,億萬公眾除了通過同阿里巴巴的接觸(馬雲被視為阿里巴巴的人格化)之外,絕大多數人都是從各種媒體的報道以及馬雲在各種場合的言論中獲得了解的。大凡社會知名人士,情況基本上都是如此。也就是説,人們所知道的名人都是媒體告訴你的那個樣子,而真正是什麼樣,往往總是像謎一樣。越是像謎,人們就越有了解的願望。所以,關於他們的書刊,總是受到眾多讀者的歡迎。我們所處的是一個互聯網英雄的時代。馬雲就是這個時代中的一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互聯網時代的英雄。因此,人們相信馬雲一定具有英雄本色:行事大膽、獨立特行、環抱夢想、充滿激情;目標專注、勇於創新、敢於嘗試、敢於挑戰世俗觀念;富於理智、敢作敢當、即使深陷危機也能臨危不亂。尤其是在2011年發生了媒體所傳言的阿里巴巴的幾件大事,似乎讓其深陷危機,但馬雲卻能夠臨陣不亂地將各種“內憂外患”一一“擺平”,將負面影響降至最低。不僅如此,到年底,竟然又傳出了阿里巴巴準備反向收購雅虎的消息,這個顯示了阿里巴巴的實力和在國際上的地位,聽後真有些一揚國威的感覺。
馬雲是個傳奇性人物,曾被人説成是“騙子”、“瘋子”和“狂人”。據説,馬雲從小並沒有互聯網方面的天賦,他從事互聯網實際上是投身於一個自己並不十分懂得和擅長的領域。他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是憑藉了預見網絡發展前景的獨特眼光和對新生事物超乎一般的悟性,再有就是他的堅持。別人説他是“騙子”,是因為他是先知者。在沒有被人接受之前,先知者總是會被貼上“騙子”的標籤。
有人説成功的企業家大多顯示出與眾不同的“瘋狂”,然而這種瘋狂並不是盲目的偏執,而是一種忘我的專注與執著,並且不惜一切代價地追求理想和達到目的。人們都説,投資互聯網就是“燒錢”,只有燒到一定火候,才有成功的可能,而成功的概率並不高。許多人認為敢於瘋狂燒錢是馬雲的膽略,有可能輝煌也可能失敗,但是,馬雲為了實現夢想絕不畏懼失敗。
馬雲創業思維的基本邏輯是,幫助中小企業成功,自己才能獲得成功。但現實往往要複雜得多,有時表現得似乎遠離了他的初衷,深刻的創新思維邏輯只能曲折地,有時甚至是矛盾地體現出來。馬雲呼籲構建新的商業文明,但在現實中卻一再遭遇重挫;他一向強調堅持“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三原則,但在2011年的本命年卻一再“冒犯”這三者的利益。“誠信門”被開除的是玩忽職守的高管和以身試法的員工;“支付寶股權轉移”反映出來的是馬雲和股東間的矛盾;“淘寶商城暴動”正是因為觸犯了他最不願得罪的客戶利益。
不過,馬雲所遭遇的並非阿里巴巴獨有的問題,而是折射出我國民營經濟發展到新階段的一個特點。回顧過去的幾年,在民營企業為社會創造鉅額財富、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一件件負面事件也將許多民營企業家置於公眾爭議的漩渦之中。百度文庫事件使剛剛坐上首富寶座的李彥宏被罵成是“小偷”;
蒙牛毒奶粉事件讓牛根生遭受眾人唾罵;黃光裕創辦的國美電器讓老百姓嘗到低價商品的甜頭,但黃光裕本人卻因違規操作遭遇牢獄之災。
中國民營企業到底怎麼了?到底是民營企業家道德缺失還是社會環境使然?在與眾多民營企業接觸的過程中,我聽到最多的就是:中國的企業家們普遍抱怨在中國做實業太難。尤其是在2008年以來遭受金融危機衝擊後,許多民營企業更是舉步維艱。尤其是中國的市場經濟是一個政府高度深入參與的體制,而且國有企業同民營企業往往處於不平等的競爭地位,所以,有一位民營企業家説,民營企業家都是“令人羨慕的可憐人”。特別是由於相關政策及法律法規的改革滯後,民營企業家一旦貿然闖入法律法規還沒有規範到的地方,稍有不慎就會踩上違法違規的高壓線。如果説上世紀做生意主要是靠捕捉商機,那麼,到本世紀,做生意越來越需要具有適應現行法規和政策變動不確定性的能力。馬雲的成功,可能正在於他確實具有在上世紀和本世紀經商的雙重能力。在時代巨變中,他始終能如魚得水。
時間是最好的試金石。如果説,能夠向市場提供好産品而自己又能夠持續獲得盈利的企業是優秀的企業,那麼,具有崇高的經營理念和思想境界,並且能夠承擔更大社會責任的企業就是偉大的企業。像阿里巴巴這樣的互聯網企業,是一個與億萬大眾利益(包括千萬中小企業和電子商戶)高度關聯的企業,所達到的理念境界最終決定了她長期的競爭力。在這個商業網絡遍及億萬大眾,而社會媒體高度發達的社會中(好事壞事都會瞬間傳遍世界),極端利己的企業經營活動必然會遭遇越來越大的阻力,生存空間將越來越小。因為,社會大眾會支持能夠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的“好企業”,抵制一味利己的“壞企業”,各個企業能否長久經營和永續發展,最終取決於是否能為社會大眾創造更大的價值。具有高尚經營理念和行為的企業將會具有更強的競爭優勢,即使在其發展過程中遭遇危機和不利事件,也都會被逐一化解。所以,當有人問我如何看待阿里巴巴的未來前途時,我可以很有把握地預言:一定會持續發展,只要他真正堅持自己的經營理念--幫助中小企業成功,自己才能獲得成功。
(金碚,經濟學博士,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國經營報》社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