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是不是變了
2012-08-07   作者:劉世英  來源:經濟參考網
 
【字號
    2011,是12歲的阿里巴巴的本命年,也是虛歲48歲的馬雲的本命年。這一年發生在阿里巴巴和馬雲身上的故事很多,馬雲因此也經歷了一段艱難的歲月。從阿里巴巴深陷“欺詐門”事件到CEO衛哲被迫引咎辭職;從支付寶“單飛”引發馬雲與股東間的矛盾到國內媒體對馬雲缺乏“契約精神”的質疑和批評;從淘寶假貨風波,到馬雲一意孤行推新規引發淘寶中小賣家暴動;從阿雅聯姻到意圖“去雅虎化”……所有發生在馬雲和阿里巴巴身上的故事都成為公眾高度關注的熱點新聞,公眾之所以高度關注這些新聞,是因為故事的主人公是馬雲。
    馬雲一向是一個高調的人物,連他自己都承認自己善於“忽悠”。 在2009年5月16日的廣州首屆網商交易會場上,馬雲總結説:“10年以來,我被很多人認為是中國最大的忽悠,我講任何話都是在忽悠。不過,今天我還想再忽悠一把!”事實也是如此,12年前馬雲對國人忽悠的東西,現在已經成為了現實。而阿里巴巴正是被馬雲“忽悠”強大的。
    1999年,教師出生的馬雲在人們不知道互聯網的概念,更不知道電子商務是何物的時候創辦了阿里巴巴。在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之後,阿里巴巴終於修成正果,成長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站。曾幾何時,淘寶網、支付寶不僅改變了一代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同時也引領了消費模式的新潮流。馬雲不但開拓了中國的電子商務應用,也讓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發展引領了世界潮流。毫無疑問,馬雲已經實現了他下海時立下的改變世界的夢想,他也因此從一個草根創業者歷練成為世界級的企業領袖。
    然而,近期被媒體不斷曝光的發生在馬雲身上的故事,使馬雲為此飽受了方方面面的質疑,也使曾經籠罩在馬雲身上的光環有失色彩,這使很多關注馬雲的人都禁不住在發問“馬雲怎麼啦?”“馬雲是不是變了?”馬雲及所領導的阿里巴巴正在不斷被公眾重新認識,而這正是我們創作本書的原因。
    2011年2月21日,隨着馬雲的一封“自曝家醜”的內部郵件在網上傳開,迅速産生了“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應。人們驚詫於阿里巴巴B2B網站涉嫌欺詐的消息以及産生的惡劣影響,更驚詫於阿里巴巴CEO衛哲被迫引咎辭職的消息。馬雲怎麼啦?阿里巴巴怎麼啦?不過,這條“驚天”新聞隨着馬雲對部下的嚴厲處罰得以“擺平”,在公眾心目中,馬雲成了“揮淚斬馬謖”的諸葛亮。
    而6月發生的支付寶轉移事件用“惹大禍,激眾怒”六個字來概括再恰當不過。且不説在此次事件中馬雲對兩大股東的挑戰被國內媒體指責為缺乏“契約精神”,也不説這次事件的發生對美國華爾街股市産生的影響,單説馬雲為領支付寶牌照差點把國內互聯網行業的VIE結構“一網打盡”,就使馬雲這個行業巨頭備受詬病,人們對馬雲的行為不只是議論和批評,而是開始質疑馬雲的道德和人品,因為作為行業領跑人,他的行為已經足以影響到整個行業的利益。為此馬雲遭到了行業內外的譴責。
    為了達到擴大規模,並打退競爭對手的目的,淘寶被迫實行了多年的免費政策。免費政策不僅給阿里巴巴帶來資金上的壓力,更可怕的是如影隨形的副産品——假貨。淘寶已經成為聞名中外的售假平台。為了根除假貨,提高淘寶的商品質量,馬雲決定將淘寶一分為三,並提高新分出來的淘寶商城的收費標準。馬雲此舉卻使諸多中小賣家面臨生存危機,致使數萬中小賣家“揭竿而起”,淘寶商城一夜之間變為“傷城”。
    如果説支付寶事件使得有些部委甚至想要結束VIE這種治理模式,那麼,10月發生的淘寶中小賣家的“暴動事件”,則差點給電子商務業帶來新的婆婆管制。從法律上講,淘寶給自己打造的平台制定新規則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作為一家為商戶提供商務信息平台的服務公司,所制定的任何規則都應該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則進行,否則就有利用壟斷地位坐地起價的嫌疑。僅憑單方面的意願制定規則,容易造成兩敗俱傷的結果。好在在商務部的調停之下平息了這場糾紛。不過,商務部為此準備制定的“網絡零售管理條例”則遭到眾多網絡公司的非議,因為眾多的意見是,平台公司與客戶雙方的市場契約不需要介入行政干預。
    早在2005年馬雲為了融資將大部分股權出售給了雅虎,從而使整個團隊失去控股地位,這可能是馬雲所犯的最重要的錯誤。儘管馬雲在演講中口口聲聲地稱,投資者只是娘舅,資本永遠是聽從企業操作者的。但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為了在雅虎手中回購股票,馬雲做了方方面面的努力。尤其是根據當初簽訂的協議,馬雲在5年後有可能失去對阿里巴巴的控制權,使5年後阿雅股權戰爭打響。而在2011年底傳出的馬雲意圖整體收購雅虎,從而達到“去雅虎化”的消息,再次把馬雲推向風口浪尖。然而,隨着阿雅聯姻的牽線人楊致遠先是辭去雅虎CEO的職位,隨後徹底退出雅虎董事會,阿里巴巴對雅虎的整體收購或對部分股權的回購又陷於疑雲密布之中。
    隨之而來的是2012年初傳來的阿里巴巴B2B上市公司擬退市的消息,儘管阿里巴巴內部否認與回購雅虎股權無關,但雅虎股權問題其實是一個繞不開的問題。不過,有一點值得肯定的是,阿里巴巴意圖在“去雅虎”之後再整體上市,而雅虎則希望阿里巴巴整體上市後再退出。阿雅之間有着不可調和的矛盾,雅虎問題會成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裏困擾和牽制阿里巴巴發展的一道難題。
    作為電子商務行業的領跑者,作為阿里巴巴的精神領袖和掌舵人,馬雲在公眾場合處處高舉理想主義的大旗,大談“理想”和“奮鬥目標”,並時時以傳統讀書人“達則兼濟天下”的形象出現。書生馬雲初涉商海大獲成功,在一些人還在商海中艱難跋涉、一些人面對商海望而卻步之時,締造了一個商業神話,成為無數青年學習的榜樣。然而,正所謂“創業難,守成更難”,小企業有小企業的難題,大企業有大企業面臨的風險。老子《道德經》中有一句話:“治大國,若烹小鮮”。治理國家如此,治理企業同樣如此。“居安思危”、“如履薄冰”也許是每一個創業者應該保持的常有心態。
    在本書中,讀者能夠閱讀到:第一,關於阿里巴巴幾大熱點問題的解讀、分析和評述;第二,馬雲進行危機處理的方式方法。其中彰顯出來的智慧、勇氣、胸懷是值得每一個人、每一個創業者學習的;第三,如何看待我們心目中的創業領袖?如何看待馬雲在創業時期和守成時期的“變化”?我們的觀點是:做企業本身就沒有“神壇”;第四,民營企業如何在具有中國特色的客觀社會環境和發展階段擺脫生存危機?如何在夾縫中成長壯大?第五,一個新興行業的運作模式的利弊分析,以期給同行者或後來者起示範作用或警示作用;第六,如何看待民營企業出現的問題?是進行客觀、冷靜的分析,還是簡單地持肯定或否定態度?中國民營企業如何逆流而上,把握或創造每一個發展的機遇?
    有關馬雲的圖書大多寫的是馬雲從草根到創業領袖的歷練過程,而在本書中,呈現給讀者的將是一個有血有肉、獨立特行、為守成而不惜與股東、與商戶之間展開博弈併發生利益之爭的馬雲。在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馬雲遭受的重重迷局,以及他在這個“局”裏的種種作為。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馬雲在創業中的智慧和謀略。可以説,本書呈現給讀者的是凡人馬雲,是一個真實的馬雲。他是一個與我們心目中不一樣的馬雲,同時又是一個完全一致的馬雲。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誰認識馬雲Ⅱ》 2012-07-27
《馬雲説:生意就該這麼幹》 2012-07-24
《馬雲內部講話》 2012-07-04
《馬雲説(內容升級聽書版)》 2012-07-04
中投或入股阿里巴巴 馬雲將成紅頂商人 2012-05-2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