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幕後英雄的煉成
2012-03-26   作者:鄭渝川  來源:中國證券報
 
【字號

《我用微軟改變世界: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回憶錄》
作者:
[美]保羅艾倫
出版:浙江人民出版社
    1968年早秋的一天,在位於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的湖畔中學,兩名分別來自十年級和八年級的學生圍在當時的尖端科技設備“電傳打字機”前,前者叫保羅艾倫,後者是比爾蓋茨。
  人工智能是那個時代科幻小説的熱門主題,媒體和科學家紛紛炒作“計算機時代的光明前景”。美國的許多高中開始用傳統大型計算機培訓學生,湖畔中學科學與數學部的負責人比爾道格看得更為長遠,通過游説,讓有關贊助人為學校租了一台電傳打字機終端。這台機器造就了保羅艾倫,造就了比爾蓋茨,以及他倆聯合創建的微軟公司,還有今天的人們習以為常的計算機與互聯網軟體技術成果。
  儘管電傳打字機足夠尖端,但操作要求在當時而言,卻顯得繁瑣複雜,操作過程很容易讓人感到乏味。但是保羅艾倫和比爾蓋茨卻能長時間待在機房,從學習操作電傳打字機中尋求到樂趣。《我用微軟改變世界: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回憶錄》這本書饒有興趣的回顧了艾倫和蓋茨相識並結為合作夥伴的最初歷程。讀者通過這本書不難發現,這兩個人早在學生時代、創建微軟公司之前,就已經養成了執着乃至癡迷於技術創新的習慣,並將之保持到微軟公司成立後的許多年內。這充分印證了心理學家安德斯埃裏克森所説的一番話,“很多特質以前被認為是天分,但實際上它們是至少10年的高強度練習的結果。”
  講述微軟創業史、企業成功史的著作已有不少,也不乏精品,但保羅艾倫所著的這本回憶錄,卻填補了以往敘述、研究著作所介紹情況皆由蓋茨一人包辦的缺憾,進一步清晰的描繪出微軟創業階段兩個創始人的分工與貢獻。比爾蓋茨對保羅艾倫給予過高度評價,“艾倫在微軟創建和發展過程中居功至偉,沒有他就沒有微軟”,但很多人並不清楚保羅艾倫這個幕後英雄的價值。這本書就此做了必要的解釋。
  保羅艾倫在一個開明的美國家庭長大。家庭氛圍對培養孩子的勇氣、擔當和創造力格外重要。艾倫四年級時熱衷於在家裏的地下室,進行化學實驗。又一次,他用漂白水製作出一大片有毒氯氣。父親並沒有斥責他或者做其他干預,只是打開地下室的窗戶,流通空氣,然後告誡保羅艾倫注意安全。 
  保羅艾倫在和比爾蓋茨成為合作夥伴後,均展現出了過人的計算機程序語言水平。艾倫到華盛頓大學的研究生計算機科學實驗室,經教授批准,輔導研究生們;蓋茨則跟湖畔中學簽了合同,利用暑假為學校編寫程序。自信乃至狂妄的兩個年輕人,隨後接下來了為當時的計算機系統開發匹配BASIC工作語言的訂單。他們聲稱他們熟悉這方面的編程,問題是當時兩人根本沒有計算機系統,為此,艾倫到一家計算機中心工作,借用那裏的電腦,以遠快於工程師的進度完成了訂單任務。 
  1975年,保羅艾倫在和比爾蓋茨在一家旅館房間裏創建了微軟公司,創業初期以開發PC機編程軟體、銷售BASIC解譯器為主要業務,由此確立了行業標準。艾倫之於微軟最大的貢獻就是,從西雅圖計算機公司獲得了SCP-DOS的使用權,並獲得了IBM的讚賞;微軟公司被選中為其編寫關鍵的PC機操作系統軟體,艾倫全力打造出PC機的首選操作系統MS-DOS,奠定了微軟在軟體業的統治地位。 
  然而,因為利益衝突,裂痕在微軟公司成立之初即已註定。比爾蓋茨堅持認為自己在編寫軟體方面貢獻大,應該突破聯合創始人通行的五五分股權模式,由他自己佔有60%的股份,保羅艾倫作了第一次讓步。幾年後,蓋茨又要求他的股份增至64%,理由是他為了創業放棄了哈佛學業,犧牲得更多(蓋茨避而不談艾倫此前為了創業也退學過)。1977年2月3日,兩人簽訂了正式的合夥協議,其中一個特別條款規定,“如果發生不可調和的分歧,蓋茨可以要求艾倫退出合夥企業”。
  公允而論,相比史蒂夫喬布斯用欺詐和壓迫方式對待創業夥伴,比爾蓋茨作出的排擠還算是溫和的,也沒有過多剝奪保羅艾倫的股份權益。也正因為此,保羅艾倫才能得以在因病退出微軟公司高管層後,用部分股票變現換來的鉅額資金,大量投資信息高速公路、多媒體、有線電視及數字電器、音樂、航天科技等領域項目(幾乎沒有取得過像樣的成功),以及NBA球隊波特蘭開拓者隊、NFL球隊西雅圖海鷹隊。
  保羅艾倫離開微軟後的近三十年內,在享受自己的生活同時,親眼見證了微軟1990年代攀登世界財富頂峰的偉業,也頗為惋惜的目睹了微軟2000年後錯失互聯網搜索、智能手機、社交網絡、數字媒體銷售等領域的多次良機,這期間,微軟的風頭先後被Google、蘋果、Facebook蓋過。在《我用微軟改變世界: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回憶錄》書中,他總結了微軟衰落的幾點原因:首先,膨脹過快,微軟的架構、員工隊伍複雜化,公司文化改變,超過了比爾蓋茨及其他微軟高管層職員的控制範圍;其次,微軟事實上摒棄了艾倫和蓋茨創建微軟時曾遵循的口號“我們制定行業標準”,整家公司陷於權力和利益鬥爭;第三,今天的微軟涉及多個軟硬體領域,太多的觸角使其分心,沒有精力和興趣應對各領域強有力的競爭者,更談不上及時發現潛在競爭者。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2012-01-31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 2012-01-31
評《讀書 治學 寫作》 2012-01-09
北京"文津讀書沙龍"走進4號線 2011-11-30
這些書告訴我們如何讀書 2011-07-2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