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爾街日報之戰》 作者:薩拉 埃利森 出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在《華爾街日報之戰》一書中,薩拉 埃利森,老《華爾街日報》的前媒體記者描寫了美國新聞史上一起扣人心弦的事件——為何控股的班克羅夫特家族在2007年同意把我們所有人都熟知和愛戴的《華爾街日報》賣給新聞業黑武士(Darth
Vader of
Journalism)默多克。她應該了解內情:在《華爾街日報》供職時,她是報道此次事件的當值記者之一,《華爾街日報》被賣掉後,她就離開了《華爾街日報》。
埃利森故事的主角是圍繞着《華爾街日報》母公司道琼斯公司一陣惡鬥並最終分而食之的三大陣營——沒有一個是完全正義的。首先是貌合神離、人心早已渙散的班克羅夫特家族的日漸增多的成員——以及他們同樣人心渙散的律師們——多年來,他們一直在忙於內鬥,而對道琼斯公司因管理不善而陷入一片混亂心安理得。其次是管理團隊——以彼得 卡恩及其野心勃勃、麻木不仁的妻子卡倫 埃利奧特為首——他們放任《華爾街日報》財務表現一年不如一年,但在捍衛新聞業高標準和《華爾街日報》的尊嚴方面,他們是令人肅然起敬的。但卡恩的繼任首席執行官裏奇?讚尼諾眼中似乎只有為股東創造價值。最後是默多克本人,什麼都阻止不了他追求自己的夢寐以求之物——包括接受一個他很快就忽視的《華爾街日報》監督委員會——和開出令人咋舌的56億美元天價以求入主《華爾街日報》(以及道琼斯公司賬目上的6億美元債務)。
埃利森的書入木三分地刻畫了默多克毫不掩飾的入主《華爾街日報》背後的潛&詞:他的目的是用《華爾街日報》扳倒(如果可以的話)《紐約時報》及其所有人索爾茲伯格家族。他似乎對《紐約時報》公司主席兼發行人小亞瑟 索爾茲伯格有着刻骨深仇。從這個角度看,整個報業已病入膏肓並很有可能再也無法重現昔日的財務榮光這一事實似乎為默多克開啟了一扇成功之門。為了打擊《時報》、與其爭奪全國訂戶,默多克讓新的《華爾街日報》變得毫無個性,日常內容也變得與其他報紙別無二致。他還宣布,他的新聞室完全聘請紐約市的記者,並開始報道當地新聞,目的是為了與《時報》的老巢與其展開直接競爭。有趣的是,默多克和他一手提拔起來的管理團隊對《華爾街日報》如此入迷,以至於對他們所丟掉的東西——社論熟視無睹。“我們打造了一家更好的報紙,”本書結尾,埃利森引用了默多克的話,“就那麼簡單。”
不過,如今,讀者都已知道默多克的話完全是一派胡言,只是虛張聲勢的瞎扯淡。但本書還揭示了兩個諷刺之處。其一,在新聞業日薄西山的背景下,《華爾街日報》的記者們樂於接受能繼續支付薪水給他們或多或少仍愛着的工作。其二,在整個故事中,最大的贏家是道貌岸然的班克羅夫特家族,他們帶着默多克的50億美元作了鳥獸散。在默多克買入道琼斯公司一年後,新聞集團做了28億美元的減記,實際上承認了默多克向道琼斯所支付的金額超過了該公司真實價值整整一倍。
作者威廉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