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經參 財智
|
經參 思想
|
經參 讀書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經濟參考網讀書頻道
第三節 造就兩人的人
巴菲特和索羅斯是擁有卓越才能的天才人物,從無到有,他們在金融市場上賺到了鉅額財富。但我們不應該只看到兩人的天賦特質,那些影響他們想法的人和理論,才是我們應該關注的。只有這樣,才能更容易理解他們的投資哲學和投資方法。 索羅斯將哲學家卡爾?波普當做自己的老師,巴菲特是價值投資理論大師本傑明?格雷厄姆的學生。很顯然,巴菲特和索羅斯並不是靠着自己的天賦,某一天突然“頓悟”之後便成了億萬富翁,而是在老師、同事以及周圍其他人的影響下,不斷努力才變成了今天的“投資天才”。 東方哲學也重視師生、朋友、同事間的影響,但是巴菲特和索羅斯所處的西方金融市場是以市場經濟為基礎的,二者並非完全一致。 價值投資理論已經成了巴菲特的標籤,巴菲特首先從老師格雷厄姆那裏學到了價值投資的基礎知識,然後又吸收了菲利普?費雪的成長理論。在這個過程中,巴菲特並非僅僅閱讀他們的著作,而是與他們直接交流,深入探討相關問題。接下來又與朋友兼老師的查理?芒格共事多年,受到他的部分影響,才最終整理出了我們今天稱為“價值投資”的投資哲學。巴菲特投資成功的秘訣還包括與並購企業的CEO交談,讓他們的想法與自己保持一致,擅長説服別人也是巴菲特的長處之一。 索羅斯從哲學家卡爾?波普那裏獲得了靈感,雖然並非波普的弟子,但是波普的理論卻被索羅斯當做自己哲學思想的基礎。索羅斯正是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反射性理論假説。如果沒有波普,也許索羅斯只是華爾街上通過短期投機交易獲利的反應敏捷的對衝基金經理中的一員而已,而且我們不能判定他最終會失敗還是取得成功。 1.兩人的老師 有的人僅靠自己的天才自然而然就獲得了世界性的名聲,但更多的是在別人影響的基礎上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巴菲特和索羅斯屬於後者,巴菲特的老師包括本傑明?格雷厄姆,菲利普?費雪,還有老師兼朋友的查理?芒格,索羅斯無論走到哪,都説自己的老師是哲學家卡爾?波普。 ◆巴菲特的三位老師 巴菲特的第一位老師是提出價值投資理論的本傑明?格雷厄姆,第二位老師是讓巴菲特學會分析企業價值的菲利普?費雪,最後一位老師是巴菲特永遠的合作夥伴查理?芒格。如果説格雷厄姆為巴菲特打好了基礎,費雪就是為巴菲特裝上翅膀的人,查理和巴菲特則像一對雙胞胎一樣出現。在回答怎樣看待老師格雷厄姆時,巴菲特説價值投資者是“在格雷厄姆種的樹下休息”,提到價值投資時巴菲特永遠不會漏掉格雷厄姆。格雷厄姆就是在價值投資的舞&上永遠登場的那個人。 1930年,本傑明?格雷厄姆出版了《聰明的投資者》一書,第一次系統地提出了PER、賬面價值、純利潤增長率等概念,這些現在都已經成為價值投資者分析企業的基礎指標。格雷厄姆透過財務數據分析企業的價值,讓巴菲特學會了用低於企業價值的價格購買股票和債券。 ◆本傑明?格雷厄姆的價值投資法 本傑明?格雷厄姆非常喜愛數學,他不依靠企業的質量和經營者的素質,而是僅僅通過財務數據進行證券分析。格雷厄姆將資金分散投資於那些符合自己投資公式的企業,取得的收益率高於市場平均收益率。格雷厄姆的投資公式考慮了市場的兩個層面,首先是安全性,其次是收益性。安全性來自通過財務指標計算出的資産價值對比,如果處於安全線以下,股價就算便宜。安全性來自於公司債務和流動收益率的對比,比率高的企業股票被認定能夠帶來投資收益率。大體方法如下: (1)如果股價低於平均每股資産價值的2/3,買入!也就是説,當股價低於公司破産清算時獲得的返還現金,可以購買。 (2)當股價收益率超過AAA級企業債券收益率的兩倍時,買入!但是要注意,負債不能超過企業純資産價值。 (3)如果每股收益率高於AAA級企業債券收益率的2/3,買入!但是要注意,負債不能超過企業純資産價值。 (4)如果按照以上標準挑選出的股票在買入2年~3年之後,股價仍然沒有回歸到本身價值水平時,無條件賣出。 前文已經提到,20世紀50年代巴菲特在哥倫比亞大學讀書時跟隨格雷厄姆系統地學習了價值投資方法,也就是財務指標分析法。通過分析企業的財務數據,大概算出企業的價值,然後找出股價相對於價值被低估的企業,買下它們的股票並長期持有直到價格回歸到價值水平時為止。這就是價值投資的基本方法。 巴菲特的第二位老師是菲利普?費雪。提到費雪,巴菲特説“費雪完全弄懂了什麼樣的企業才是優秀的企業,我完全同意他的價值理論和哲學”。讀完費雪所著的《怎樣選擇成長股》,巴菲特深受 啟發,他甚至飛往舊金山向費雪親自請教。從那之後,巴菲特就把費雪當做自己的老師。費雪對巴菲特的最大影響是:他教會了巴菲特關於成長股的基本概念。 當時主導華爾街的投資方式是買賣景氣循環股票,費雪使巴菲特從這種投資方法中跳出來,轉而投資那些成長性高的股票。為了找出那些有競爭力、能夠持續成長的公司,巴菲特開始一家接着一家拜訪企業,蒐集材料。費雪還提出了“持有股票3年論”,主張投資一家企業應該最少持有它的股票3年以上,費雪本人就持有摩托羅拉公司股票長達40年。 相比格雷厄姆,巴菲特説費雪對自己的幫助更大。在投資生涯的早期,巴菲特曾嚴格遵照老師格雷厄姆的投資方法,挑選出相對於內在價值股價被低估的企業,買入並長期持有,但是效果並不理想。後來學習了費雪的理論之後,巴菲特轉而投資那些股價高於內在價值但成長性好的企業,比如可口可樂,巴菲特買入了大量可口可樂的股票,最後也獲得了巨大成功。為了讓巴菲特將企業的成長性計算在企業價值裏面,芒格起到了重要作用。關於芒格的影響,下文中我們還會提到。 ◆菲利普?費雪的投資成長股理論 菲利普?費雪主張投資偉大的企業,相較於通過財務數據計算出的企業價值,費雪認為企業的質量更加重要。也就是説,一家企業的經營者、研究和開發能力、銷售能力,以及能否生産出比競爭者價格更低的産品、管理層和工會的關係等都是投資一家企業時應該考慮的。 費雪認為應該重視分析企業的質量,然後集中投資於三四種行業。如果企業經營者將股東利益放在優先考慮的地位,即使企業經營環境變化,或者發生其他不好的情況也沒有必要處理掉股票,應該繼續持有。費雪給出了買入優質股票的15個要點: (1)這家公司的産品或服務有沒有充分的市場潛力──至少幾年內營業額能大幅增長。 (2)管理階層是否決心開發新産品或設備,在目前有吸引力的産品成長潛力利用殆盡之際,能否進一步提升總銷售潛力。 (3)和公司的規模相比,這家公司的研發努力有多大的效果? (4)公司有沒有高人一等的銷售組織? (5)公司的利潤率高不高? (6)公司做了什麼事,以維持或改善利潤率? (7)公司的勞資和人事關係好不好? (8)公司的高級主管關係很好嗎? (9)公司管理階層深度夠嗎? (10)公司的成本分析和會計記錄做得好嗎? (11)是不是有其他的經營層面,尤其是本行業較為獨特的地方,投資人能得到重要的線索,得知一家公司相對於競爭同行,有多突出? (12)公司有沒有短期或長期的盈餘展望? (13)在可預見的將來,這家公司是否會因為成長而必須發行股票,以取得足夠資金,使得發行在外的股票增加,現有持股人的利益因預期的成長而大幅受損? (14)管理階層是否報喜不報憂? (15)管理階層的誠信、正直態度是否毋庸置疑? ◆卡爾?波普,索羅斯永遠的導師 索羅斯將卡爾?波普當做自己的哲學老師,稱波普是為自己的投資哲學提供理論基礎的那個人。卡爾?波普著有《開放社會及其敵人》一書,索羅斯後來將自己的慈善基金會命名為“開放社會”。其實並沒有資料證明卡爾?波普將索羅斯當做自己哲學上的學生。更準確地説,當年在倫敦經濟學院索羅斯曾經請卡爾?波普擔任自己的論文指導老師,他們的&&僅限於此。對卡爾?波普而言,索羅斯只是自己眾多學生中的一個,甚至索羅斯都沒有聽過卡爾?波普講課。 索羅斯“研究哲學的慾望”依然強烈。放棄哲學,走上投資道路的索羅斯把對金融市場的研究和慈善活動當做自己的“哲學平台”。索羅斯最近公開聲稱美國式資本主義模式是失敗的,市場需要一定的國家管制和介入。索羅斯反駁説,自己仍然認為民主主義是最重要的政治形態,説自己具有某種傾向,也是傾向於社會民主主義。 雖然對帝國主義的殖民地政策持肯定態度,但波普從未將“開放社會”與現有的政治體制&&在一起,也並不是完全的民主主義者。但是顯然波普的理論對索羅斯的金融哲學影響是巨大的。索羅斯曾經説過這樣一段話: “卡爾?波普並沒有對‘開放社會’給出一個準確的定義,他採取了相反的方式,作了一個近似的描述。在對已經存在的多種社會形態進行説明、歸類之後,他説民主主義是與開放社會組織最接近的。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能夠使民主主義具有理論上的合理性。人類靠自己的智慧是無法達到全知全能狀態的,有了這個前提,相對於控制意識形態的社會,擁有言論和選舉自由的民主社會就顯得更加進步。得益於波普哲學理論的幫助,我在金融市場上更加關注‘錯誤’所起的作用。反射性理論解釋了金融市場泡沫形成的原因,也讓我最終從金融困境中走出來。” 2.兩人的朋友與合作夥伴 巴菲特和索羅斯都有自己的合作夥伴。查理?芒格是巴菲特的朋友和老師,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地位相當於巴菲特的分身。最近這些年,巴菲特又多了一個朋友——比爾?蓋茨。 吉姆?羅傑斯、德魯肯米勒都曾與索羅斯一起工作並給了他很大的幫助。索羅斯慈善基金會的許多人與索羅斯的交情也都很好。 ◆巴菲特的朋友與精神導師查理?芒格 芒格比巴菲特大6歲,畢業於哈佛大學法學院,當過律師。1959年,巴菲特與芒格第一次見面,之後兩人一起建立了投資組合,再後來分別擔任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董事長和副董事長,成為同事和人生路上的同伴並延續至今。 從1959年兩人初次見面算起,巴菲特和芒格已經相處50多年了。兩人都來自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奧馬哈。巴菲特和芒格小時候都曾經在巴菲特祖父經營的雜貨舖裏打工,只是當時互不認識,也沒見過面。 芒格對巴菲特的投資思想産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遇到芒格之前,巴菲特嚴格遵守老師格雷厄姆的價值投資方法,尋找價格便宜的股票進行投資,但並沒有獲得很高的收益。芒格認為成長性好的企業即使價格不便宜也值得投資,並説服了巴菲特接受自己的觀點,將巴菲特的眼光轉向成長股。 “查理讓我明白,像格雷厄姆那樣尋找便宜的股票還不夠,這是他給我的最重要的影響。” 今天再提起巴菲特,常常還會提到另外一個人,那就是微軟公司的前董事長比爾?蓋茨。蓋茨是世界首富,巴菲特稱蓋茨是自己的好朋友。如果現在問蓋茨除了微軟CEO之外最喜歡的CEO是誰,蓋茨肯定回答喜歡巴菲特。蓋茨説巴菲特是個會思考的人,會思考的人不會被普通人那些共同的想法所束縛,他很喜歡巴菲特這一點。 巴菲特則説自己和蓋茨是“特別的一對”,他説自己很難評判蓋茨的技術水平,但是他可以肯定蓋茨的商業能力很強。巴菲特還開玩笑説,如果蓋茨在大街上賣熱狗,將來肯定會成為“熱狗大王”。他相信不管從事什麼事業,蓋茨最終都會取得成功。巴菲特甚至認為,如果自己的公司讓蓋茨來經營,蓋茨也能做好。但是蓋茨能做的事情自己卻沒辦法做好。這也是巴菲特將自己的財富捐給蓋茨基金會的理由,他相信蓋茨能將慈善做到最好。 ◆查理?芒格的投資原則 查理?芒格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副董事長,與巴菲特一起管理公司的投資事業。相對於投資家的稱號,芒格反倒更像一位學者。芒格的氣質讓他看起來更像一位思想家,這與索羅斯很像。芒格的智慧走在了其他投資大師前面。 芒格認為,在金融市場所有最需要的素質中,心態比智慧更加重要。他和巴菲特都本能地懷疑群眾的無意識反應,他意識到這種反應是一種成功的特質,他希望強化自己的這種特質。芒格不認為金融界需要天才,但是需要具有一定特質的人才。芒格強調人們不應該關心將來肯定會發生的事,而應該集中思考未來不確定會發生的事。他不相信市場有效假説,市場有時有效,有時無效,關鍵是機會到來時,集中所有力量一決勝負。他的忠告是,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準備三個框子,分別裝“能做的事”、“做不到的事”、“最難的事”,其中“最難的事”框子裏放的東西應該最多。 芒格強調,想要成為一名成功的投資者,基礎的數學知識是必備的。芒格説最應該重視的是將持有股票當做是擁有事業的一部分,判斷處於競爭優勢地位時企業的質量是否能夠持續保持,與現在支付的價格相比,未來的現金流有更重要的價值。 ◆曾與索羅斯一起共事的人 講索羅斯不能不提羅傑斯,吉姆?羅傑斯被稱做華爾街的印第安納?琼斯,他與索羅斯共同創立了索羅斯基金,並共同實現了索羅斯基金早期投資的巨大飛躍。羅傑斯不是華爾街基金經理們最尊敬的人,但是,如果問他們最希望成為的人是誰,排名第一的肯定是羅傑斯。 1969年,索羅斯和羅傑斯共同創立了索羅斯基金,當時對衝基金還不像今天這樣流行。兩人分工明確,索羅斯負責交易,羅傑斯負責分析,他們縱橫股票市場、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債券市場和外匯市場,12年裏從未出現收益率為負的情況。從1969年到1980年,索羅斯基金12年的複合收益率為3365%,年平均收益率超過300%。 考慮到同期S&P指數僅僅上升47%,索羅斯基金的表現真可以稱得上是傳奇。羅傑斯拿到了1400萬紅利,實現了永遠的財務自由。然後花22個月時間騎摩托車游遍世界六大洲。 ★羅傑斯投資十誡 (1)強勢市場常常伴隨神經質的爆發結束,弱勢市場也總是與恐慌一起落幕。 (2)從一種極端走出來才能賺大錢。 (3)成功投資者尋找低價買進有價值股票的機會並且長期持有。 (4)如果股票市場冷清,商品市場一定火暴。 (5)股票價格有可能跌至零,但是商品無論何時總能給人帶來價值。 (6)商品市場價格活躍的原因是供求的相互作用。 (7)整天盯着商品實時變動狀況,無論對身體還是對錢都不好。 (8)戰爭和政治動蕩會進一步拉升商品價格。 (9)如果價格低得超出想象,絕對不要做空。 (10)一個國家的經濟狀況如何並不是決定商品價格的因素。 索羅斯領導着全球最大的對衝基金,包括量子基金(Quantum Fund)、配額基金(Quota Fund)和類星體國際基金(Quasar Fund)。1989年隨着蘇東劇變,索羅斯成立了“開放社會基金會(The Open Society Fund)”,在全球31個國家開展慈善活動。今天的索羅斯已經退出了基金投資的一線經營,我們可以將索羅斯旗下基金看做是一家控股公司,索羅斯是董事長,旗下掌管各個基金的經理的是公司子公司的經理人。1988年索羅斯從Dreyfus基金為量子基金挖來德魯肯米勒擔任基金經理,1992年又從羅斯柴爾德那裏挖來羅迪提(Nicholas Roditi)擔任配額基金的經理。 羅迪提掌管的配額基金1995年扣除20%的手續費之後,收益率高達159%,足夠讓人驚羨。第二年,配額基金收益率仍然高達82%。當時配額基金可支配資産不過15億美元,在羅迪提的掌管下,1996年一年就獲得了1.25億美元收益,1997年配額基金的規模增加到30億美元。 羅迪提是像索羅斯一樣果斷的人,他支配的資産一度高達380億美元。1997年春天羅迪提購買了190億美元歐洲和美國政府發行的債券,僅僅過了3個月之後,又投資了價值130億美元的日本債券。1998年,羅迪提遭受46%的損失之後暫時沉寂了一段時間,第二年便又通過日本股票市場獲得巨大收益,重新恢復了活力。 索羅斯説德魯肯米勒是最像自己的人,德魯肯米勒在擔任索羅斯旗下量子基金經理之前20年裏一直將索羅斯奉為偶像。索羅斯近幾年頻繁地更換基金經理人,這是無可奈何的事。因為基金經理職業周期都不長,一旦獲得名聲,往往會自立門戶成立自己的基金。所以,索羅斯無法像巴菲特那樣與周圍的人長期合作。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頁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