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來了》咋就火了
2012-01-17   作者:詹國樞(全國政協委員、人民日報海外版原總編輯)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字號

《城管來了》
作者:
隨風打醬油
出版: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有一本書,最近火了。不但火了,而且火得一塌糊塗,有人把它稱為“神書”,有人看了“愛不釋手”。首次印刷10萬冊,投放市場,很快一搶而光!筆名“隨風打醬油”的北京海淀城管隊員宋志剛,也隨書迅速躥紅,成了小青年們追捧的“最紅城管”、網絡新星。
  《城管來了》到底寫些什麼?咋就這麼走紅,受到如此熱捧呢?筆者細讀此書,得出三個結論。
  其一,有故事。
  故事,是一部作品能否站得住腳,會否得到受眾歡迎的基本要素。故事須得真實可信,新鮮有趣,切不可像時下某些作家那樣,雲裏霧裏,信馬由韁,胡編亂造,大大低估了讀者智商。《城管來了》作者曾是混跡網絡的85後憤青,警校畢業,當了城管。從整天在網上罵人,到天天在崗位上被人罵,巨大的落差讓他心態失衡、發蔫、暴躁,甚至為此失去了女朋友。然而,聰明的小宋最終進入角色,成了一名優秀城管隊員。
  從“網絡憤青”到“優秀城管隊員”,作者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城管“暴力執法”是如何發生的?形形色色的小吃攤背後有哪些令人震驚的秘密?在日常瑣碎的城管執法中,作者遇到了哪些囧人囧事?書中均有生動描述。
  小宋講了這麼一故事。過去,他很愛吃麻辣燙,有回扣了一麻辣燙攤子,在庫房裏放兩天,隱隱約約有大大小小的蛆在蠕動!後來,又碰到賣麻辣燙小販,小宋勸他們説,你這個倒了吧!小販説,不行吶大哥,還可以涮三四百串,好幾百塊錢的東西呢!我要重新再弄這個湯,煮不出來這個味道了!小宋順手一撈,竟然撈到挺大一塊指甲蓋,看著讓人反胃!從此,一向好這口的小宋,再也不敢到街邊吃麻辣燙!
  其二,有思想。
  思想即見識,是一部作品能否讓讀者和觀眾看完之後還能再回味回味,從中受到啟迪、引發感悟的又一要素。《城管來了》書的封面,直白地寫着:“從憤怒的口水中打撈中國城管。”顯然,小宋希望通過此書為城管“正名”,他不但要告訴人們城管每天在“做什麼”,還要講明他們“為什麼”這麼做?城市管理到底應該“怎麼辦”?
  城管、小販、市民,這三者到底是什麼關係呢?小宋認為,城管和小販,都是在為市民服務。但小販的不衞生、不規範、不道德,不但影響城市風貌,也給市民添了不少麻煩。而城管服務市民,恰恰就要解決這些麻煩。從表面看,這是城管與小販之間的衝突,但從本質看,卻是市民的便利需求與整潔需求、安全需求之間的矛盾。小宋感慨:“北京的難題,歸根結底就倆字:人多。要是全中國的人都來北京住,別説蛋形蝸居、集裝箱,一人一個骨灰盒都碼不下!”
  像北京這樣一個特大城市,城管到底該怎麼管?市民的便利需求與整潔需求、安全需求之間,怎樣才能統一?如何才能做到既管好城市,又方便市民?《城管來了》均有頗具見地的詮釋和解答。
  其三,有文采。
  文學是一種語言藝術,人們閱讀一部作品,也是在靜靜地傾聽作者以一種特殊的語氣,向你講述一個個故事和道理。宋志剛打小在皇城根腳下長大,語言文字中也水到渠成地帶着一股子京城百姓特有的幽默與調侃(這一點很像王朔),如,“我當年也沒想到能當上城管。我想著成為一個流浪的流氓藝術家,背個破包四處逮姑娘,噴暈了弄走。”此類句子,比比皆是,讓你讀來既真實可信,又親切有味,時不時會忍不住撲哧一樂。
  《城管來了》是本好書,故事、思想、文采,三者兼而有之,實在難能可貴,其走紅當在情理之中。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城管形象問題折射城市管理的轉型 2011-11-28
城管粗暴執法要從源頭管起 2010-12-01
“美女城管”治市不太靠譜 2010-10-19
“城管成公安”暴露怎樣思維 2010-07-29
是誰縱容了城管的“霸王車”? 2010-04-07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劉遠舉:抽籤或可解決春運售票難題[思想]高連奎:福利國家經濟反而更高效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