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老齡化挑戰
2012-01-05   作者:吳禮敬  來源:中國證券報
 
【字號
  當你看到鄉村裏空巢老人那渴望、落寞的眼神,當你不經意間讀到養老院裏的種種見聞,你的眼前是否還會浮現出《春天裏》這樣一幅祥和安靜的畫面?
  我想很多人未必能生活得像歌曲裏唱的那般瀟灑,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將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老,而隨着生活質量的提高和醫療條件的改善,現代人的壽命得以大大延長,這也意味着我們每個人的老年歲月都可能變得更加漫長。按照目前的退休年齡,我們退休以後將會擁有二三十年的閒暇歲月,在這段歲月裏,我們是老驥伏櫪,發揮餘熱?還是含飴弄孫,安享餘年?抑或纏綿病榻,茍延殘喘?
  老齡化問題已迫在眉睫。無論你願不願意,它就在那裏,不離不棄。當很多人告別傳統大家庭的四世同堂,告別兄弟姐妹和叔伯姑嬸,改變的不僅僅是親屬關係,還有養老模式。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關注養老問題,因為這不僅僅關乎我們的父母長輩,更關乎我們自身。
  本書帶領讀者切身感受全世界範圍內老齡化問題的嚴酷現狀。從西班牙的村莊變遷,到日本的産業轉移,再到美國佛羅裏達的老年志願者……作者費曉聞的足跡遍佈世界,選取的事例具體入微。讀者跟隨費曉聞一起追溯人類壽命不斷延長的歷史,了解人體機能從30歲開始不斷衰老的過程,和他一起體會老齡化問題給世界各國的政治和經濟帶來的重重挑戰。很多發達國家早就嚴陣以待並且已經疲於應付這些挑戰,而很多發展中國家因為年齡結構較為年輕還沒有感到壓力重重。
  費曉聞是美國資深媒體人,曾為很多世界主流媒體撰稿,在各大廣播公司開設過專題節目,對研究中國問題也下了很大的工夫。他還是一名演説家,在全球各地均發表過演講。作為記者,他的專欄著作帶有新聞文體特徵,講究標題醒目、資料可信,因此他在書中每提到一個事例均提供人名和所在地,每引述一個觀點均詳細標明出處,絕不信口開河、妄下結論,這就使得本書的內容極為翔實可靠。作為演説家,他掌握溝通的技巧和吸引聽眾的秘訣,因此這本書討論的雖然是老齡化問題,卻一點也不枯燥,他總是用一個個具體生動的事例闡明自己的立場和見解,偶有一些理論道理,也是分門別類、層次清楚,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老齡化問題的來源和成因,為讀者撥雲見日,指點迷津。
  老子説:“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年輕時賦予我們朝氣和活力的身體,老了以後不僅可能成為折磨我們自己的軀殼,還可能成為家人的沉重負擔。我們如何未雨綢繆,讓老了以後的歲月一樣充滿陽光和活力?如何在年輕時好好規劃,避免壯志未酬身先老的遺憾?讀一讀這本書,也許我們可以得到 啟發,找到自己的答案。
  這樣,如果有一天我們老無所依,我們至少可以把活力和生命留在時光裏;如果有一天我們悄然離去,我們至少可以把滿足和快樂留在春天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希望這本書不僅能幫助我們關切自己和家人的老年生活,更能警示我們關心周圍老年人的生活狀況,為他們的晚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貢獻。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老齡化的衝擊 2011-12-30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2011-11-22
直面老齡化挑戰 上海“多層次養老”破題 2011-10-28
老齡化:複雜性即將展現 2011-02-12
中國老齡化問題 其實並不那麼可怕 2010-01-14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