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融視角解讀貨幣戰國時代
2011-12-02   作者:張光茫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作者:宋鴻兵
出版社:長江文藝
  以前讀《貨幣戰爭》前三部的時候,感覺作者宋鴻兵對次貸危機、美債危機、歐債危機、黃金白銀價格走勢等,分析得很透徹,給我們帶來很多的啟迪。而這本《貨幣戰爭4:戰國時代》,再拋驚世大預言:歐元的未來將會怎樣?美元的結局將會是什麼?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將會如何?作者帶領我們,從金融的視角來解讀貨幣戰國時代。
  美國的困境在於經濟;歐洲的困境在於政治;亞洲的困境在於歷史。《貨幣戰爭4:戰國時代》撥開亂象看真相,從二戰後美國如何從大英帝國手中搶過世界金融霸主寶座開始,先後描寫了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金融決戰,中日工業化發展的比較,以及當下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美債危機,歐債危機,佔領華爾街運動幕後的原委。給出了中國要全面打贏貨幣戰爭,應該在房地産泡沫後如何投資、如何發展國內的經濟,如何抑制通貨膨脹,如何使用好美元儲備等諸多當下最切中要害的一攬子經濟問題的解決方法。
  就歐洲而言,作者認為,此次歐債危機,不僅不會導致歐盟的解體和歐元的崩潰,反而會使歐盟的權力得以強化。這是因為,上世紀50年代至今,德法數代領導人繞過無數障礙建立了歐盟,他們不可能輕易放棄。要控制歐洲各國債務危機擴散並不難,只要歐洲央行傚法美聯儲開動印鈔機,沒有擺不平的困難,歐元版的量化寬鬆有2.5萬億歐元的規模足以打住,將“急性病”化解為“慢性病”。德法遲遲不出手的原因在於,他們希望利用這次危機來使歐盟得到更大的權力,比如修改歐盟條約,迫使各國交出財政預算和稅收主權,建立歐盟財政部,發行統一的歐盟債券。這讓我們明白了歐債危機遲遲不能解決的原因所在。
  就美國而言,作者指出,從長遠來看,美國債務危機暴露出的問題將徹底葬送美元體系。美元作為全世界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的基礎,全世界未來的經濟進展和貿易結算都依靠於美元,美國需要向全世界輸出美元,才能保證經濟的進展,但世界經濟進展的速度和規模,都高於美國自身經濟的成長速度和規模,這就是問題。它將迫使美國經濟不得不迅猛增長,而其國內的G D P增速或稅收又跟不上這一要求,其結果就會使得美國有限增長的財政稅收,大量用來償還無限增長的美債。儘管現在達成了協議,提高了2萬億美元的上限,但這個問題今後還會出現。未來每次出現這種問題世界經濟和金融市場就會遭受一次重大的衝擊,這是由美元發行制度本身所決定的。
  對於中國來説,作者認為,美國對中國經濟繁榮的容忍,本是建立在中國生産、美國享受,中國儲蓄、美國消費的模式上。一直以來,中國向全世界輸出兩大産品,一個是中國製造的商品,另一個是中國百姓的儲蓄。中國購買美債歐債,就是在出口國內儲蓄。這些儲蓄以外幣形式體現,但實質是老百姓存在銀行體系中的存款白白給了美國人用。人民幣升值,意味着外國貨幣的貶值,最終償債折算為人民幣時,儲蓄損失將會出現。人民幣必須盡快“排毒”,必須儘早擺脫美元的掣肘,這樣人民幣才將真正成為“人民的貨幣”。
  不過,作者始終認為當前的經濟危機尚未終結,並且其規模和1929年的經濟危機可以相提並論。因此,研究1929年經濟崩潰之後,人們處於一種怎樣的心態下,又為什麼要用那麼長的時間來恢復元氣,才能有所進展就變得很有意義。“很多人認為,只要印鈔票,就可以刺激經濟,事實上當時美國的量化寬鬆政策並沒有解決問題。”作者的觀點,對我們不無啟迪。
  最後,作者感慨,中國要想化解美國圍堵的要害,在於能不能團結亞洲國家結成牢固的利益共同體。中國應當借鑒促成德法歷史和解的“煤鋼聯盟”,推動亞洲經濟共同體的建立,以“亞元戰略”替代“人民幣國際化”,實現亞洲經濟一體化。只有一個統一的亞洲貨幣,才能在國際上與美元和歐元分庭抗禮,最終形成三足鼎立的貨幣戰國時代。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北京"文津讀書沙龍"走進4號線 2011-11-30
這些書告訴我們如何讀書 2011-07-25
揭秘外國人是怎樣讀書的 2011-06-03
“歡樂課外活動營”六一主題讀書活動 2011-05-31
世界讀書日,別讓書蟲獨自狂歡 2011-04-26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