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經參 財智
|
經參 思想
|
經參 讀書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經濟參考網讀書頻道
為什麼智能手機拒絕英特爾芯片?
在iPhone和iPad的芯片戰役中,最大的失意者毫無疑問就是英特爾。隨着蘋果選用ARM芯片,英特爾失去了一大塊潛在市場,而且越來越多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可能會步蘋果的後塵,選用ARM的産品。在iPad開創了全新的平板電腦時代後,英特爾的市場地位更是面臨重大威脅。 英特爾之所以未能成為蘋果iPhone和iPad的芯片提供商,是因為犯下了兩個重大戰略失誤:一是在2006年輕易放棄了 ARM架構的移動設備CPU業務,二是誤以為PC芯片技術可以延伸到適用於各種移動設備。 我們來看看英特爾是怎樣輸掉這場重要的戰爭的: 2005年:蘋果公司宣布將在其所有MacBook筆記本中放棄使用IBM PowerPC架構,轉向英特爾的x86設計。業界人士指出,這是英特爾在處理器領域市場地位的頂峰,因為蘋果轉投英特爾標誌着其x86架構處理器幾乎適用於所有服務器、&式機和筆記本電腦。 2006年:英特爾完全退出了手機市場,將其成功的ARM處理器業務Xscale出售給了由華人創辦的Marvell半導體公司。此時,Xscale已經擁有了一定的品牌影響力、規模和設計能力,但令人費解的是英特爾居然輕易放棄了這塊業務。這一決定事後被證明是非常短視的。 2007年:蘋果iPhone開創了移動手持終端的新時代。iPhone的成功促使英特爾重返移動計算領域,推出了仍然基於x86架構的Atom芯片。此後Atom在上網本市場佔據統治地位,但在智能手機市場幾乎毫無份額——這意味着英特爾的芯片賣來賣去還是無法邁出PC領域。 在此期間,曾一度有傳言稱蘋果新一代的iPhone以及後來的平板電腦將會使用英特爾的Atom處理器,但最終的事實證明了英特爾再次失去了這塊重要市場。 不過,由於第一代iPhone使用三星公司生産的ARM處理器,如果改用英特爾的Atom處理器,蘋果便要重新設計iPhone的很多軟體程序。 業界人士指出,iPad已經開創了一種全新的設備種類,而英特爾則完全被拋在身後。不僅僅是iPad,谷歌基於Chrome操作系統的平板電腦同樣不會使用英特爾芯片,就連一些上網本也開始傾向於ARM處理器。 英特爾正在投入大量研發資金,試圖重奪市場。儘管英特爾Atom處理器使用了更先進的45納米技術,但其單位能耗運算能力不如ARM處理器(蘋果A4、英偉達Tegra 2和高通Snapdragon等),換言之,使用英特爾處理器將降低移動設備的電池續航時間。 分析人士指出,英特爾輸掉了iPad這一仗,而iPad開創的平板電腦潮流將是多年來英特爾面臨的首個重大威脅。 2008年在&&英特爾開發者大會的一次座談中,兩位英特爾高管&&,iPhone運行速度不高,而拖累其速度的最深層原因在於蘋果錯誤地採用了ARM處理器。 英特爾主管移動産品集團的副總裁Shane Wall在他的IDF演講後對媒體&&:“任何需要大運算量的程序在iPhone上運行都舉步維艱。”儘管蘋果做了一些很漂亮的工作,比如豐富的互聯網應用、優秀的界面以及喬布斯卓越的營銷水平,但iPhone在一些領域仍然存在短板,這裡的短板指的就是ARM處理器。 英特爾超便攜設備領域主管Pankaj Kedia隨後補充道:“iPhone的缺點不在於蘋果,而是來自於ARM。”不僅僅是iPhone,他&&整個智能手機行業都在被ARM底下的性能表現折磨着:“今天的智能手機並不是那麼智能,它們的問題也都在於使用ARM處理器。” 不過,英特爾這番具有挑釁性的講話顯然只講對了一半。在並不需要PC那樣強大性能的智能手機上,ARM的芯片比英特爾芯片有着更低的功耗,這意味着搭載ARM的智能手機會更加省電。 對於英特爾的芯片來説,一個最具諷刺意義的産品便是上網本。在英特爾推出了Atom處理器之後,大多數上網本都選擇使用這款處理器。 不過,由於功耗居高不下,大多數上網本的電池都僅能撐上二三個小時,即使使用大容量電池的上網本,也頂多能撐上五六個小時。這讓上網本從來都沒有向它的鼓吹者們宣稱的那樣是一種革命性的産品——在大多數消費者看來,上網本只不過是低端的筆記本電腦而已。 “手機一貫都基於ARM處理器架構來設計,這並不是那麼容易被改變的。”諮詢公司J Gold協會的首席分析師傑克?戈德説,“手機製造商不願意這樣做,基於ARM的芯片有充分的理由能夠勝過現在這一代的Atom處理器。” 英特爾因為其無法在能耗方面迎頭趕上ARM的芯片,所以在移動處理器領域的發展受到了阻礙,分析師説。 另外,Atom處理器在手機上的應用未經過檢驗,而許多手機專用的操作系統並不能與英特爾的X86架構兼容,這使得英特爾進入手機處理器市場難上加難。 這並非因為英特爾嘗試得太少。在過去的幾年裏,英特爾曾試圖通過它的XScale技術敲開移動電話市場的大門,而在2006年XScale被出售給Marvell。 隨着英特爾的傳統陣地——PC市場增長日漸萎縮,英特爾急需一塊新的業務來保證自己的未來,毫無疑問英特爾想做手機的生意。有預測&&,未來PC將僅佔到全部上網設備的10%,而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新一代産品,將成為人們最主要的上網終端。 為挽回在移動設備市場的頹勢,英特爾挖來了前蘋果、Palm 副總裁 Mike Bell 領導公司的智能手機業務。 2010年8月31日,德國芯片巨頭英飛凌與英特爾簽署正式協議,英飛凌的無線解決方案部(WLS)以現金14億美元的收購金額出售給英特爾。 英特爾已經雙腳跳進智能手機市場,而且他們的目標不僅僅是打造 iPhone 的直接競爭産品——英特爾想要驅動一整套基於 X86 架構的 iPhone 競爭産品生態圈。 但是英特爾要做的事情顯然還有太多,談到這些,就不能不提接下來我們將要介紹的ARM和英特爾的“螞蟻大象之戰”。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頁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